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两小儿辩日是通过什么的寓言故事

更新时间: 2024-06-16 17:03:16

一,两小儿辩日是通过什么的寓言故事

《两小儿辩日》是通过两个小孩子辩论有关于太阳而引发的寓言故事。

《两小儿辩日》为古文名,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

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两小儿辩日停顿方法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三,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读通课文,掌握断句

(1)生自读课文

师:把书打开,我们先来试着读一读课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生练读课文,指一生读课文。

(3)师范读:同学们在断句方面存在困难,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认真听,看看你的停顿是不是和老师一样呢?

4、理解课文内容--“辩日”

(1)师:读得真好。现在看书,结合书下注释和你自己查阅的资料,想想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2)生读文思考,并小组交流。

(3)师生交流共议。

5、拓展延伸,背诵课文

(1)出示《揠苗助长》原文,生借助注释理解主要内容。(机动)

(2)推荐阅读《列子汤问》中的故事。如《掩耳盗铃》《愚公移山》《郑人买履》等。

(3)试背诵课文。

四,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孔子不能决也。

7、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五,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的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遇见两个小孩争辩,前去问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日出时太阳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太阳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则认为日出时太阳距离人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日出时太阳像一个车盖,正午时就像一个圆口器皿,这不是远的东西显得小而近的东西显得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子说:“日出时十分凉爽,正午时像手伸进沸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东西热而远的东西凉的道理吗?”孔子没有办法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两小儿辩日》为古文名,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标签: 小儿 通过 什么 寓言故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