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隋唐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更新时间: 2024-06-03 04:23:33

一)隋唐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隋唐大运河,南面起点是余杭即今天的杭州,北面起点是涿郡即今天的北京。

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项大工程,公元605年开凿、费时六年完工,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即今北京,向南到余杭即今杭州,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把洛阳、涿郡今北京、汴州今开封、宋州今商丘、楚州今淮安、江都今扬州、润州今镇江、余杭今杭州、会稽今绍兴等区域中心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二)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江南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伯渎与江南运河而上,再经阳湖北行,入古芙蓉湖,然后由利港入于长江,以达于扬州。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三)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和宁波。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隋唐时期的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四)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缉揣光废叱肚癸莎含极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五)中国大运河中心在哪里

隋炀帝开凿的时候,是以洛阳为中心。经过元朝重修之后,中心地区为山东与江苏交界地区。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中国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中国大运河是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的总称。2014年6月22号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标签: 隋唐 大运河 起点 终点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