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鲁迅的拿来主义主要观点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40:43

1:鲁迅的拿来主义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学外国的精华,弃其糟粕。

《拿来主义》 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内容中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

在短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文化遗产,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

3、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创造新文艺。

2:拿来主义是必修几的课文

拿来主义是高中必修2的课文。《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课文拿来主义义主要内容

鲁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

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有益无害的,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原则上加以“毁

4:关于拿来主义的理解

闭关主义:是指不与别人交流,也不让其他文化进来。

送去主义:是把自己的文化毕恭毕敬的传到外国去。把自己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一种讨好的工具,这里鲁迅用它来批判当时国人谄媚的风气。

联系:对这两个都是批判的,从逻辑上说,是否认了这两个,从而得出只有拿来主义才是正确的。

批判原因:对我们本国的文化不利。

对送来态度:在文中相当于抛给,是很屈辱的。所以态度应该是不满的,屈辱的。

标签: 鲁迅 拿来主义 主要 观点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