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吃豆腐能降低死亡风险吗

更新时间: 2024-06-17 04:10:40

(1)吃豆腐能降低死亡风险吗

吃豆腐能降低死亡风险吗

豆腐的做法有很多,而关于豆腐的营养价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有些人还是要少吃,那么,吃豆腐能降低死亡风险吗?哪些人最好少吃豆腐?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吃豆腐能降低死亡风险吗

人们常说,吃肉不如吃豆腐,这话并非没有科学依据。

1、豆腐代替部分红肉,能降低死亡风险

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用豆腐代替部分红肉,能够延长寿命,这是因为豆腐中的植物蛋白与死亡率降低有关。

研究人员对7万余人平均18年的随访记录发现,摄入植物蛋白最多的前1/5参与者,比最少的1/5死亡风险降低1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7%。即使排除了饮食质量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病史影响后,这一结果依然没改变。

因此,研究人员推荐,用健康的植物蛋白如豆腐,代替部分红肉。

2、植物蛋白的优势

动物蛋白虽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其来源多为肉类、乳类、蛋类,同时也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和饱和脂肪,增加肥胖风险,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风险。

而大豆类是一种特殊的高生物效价的植物蛋白,可以与肉类蛋白质相媲美,含有的还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而豆腐更是不含胆固醇,却富含卵磷脂的优质食品。

提示:用豆腐替代一部分红肉,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尤其适用于肥胖、患有慢病的人群。而对婴幼儿、儿童、贫血人群、高龄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红肉的作用非常重要,不能盲目用豆腐替代。

哪些人最好少吃豆腐

虽然豆腐是健康营养的食物,但是吃的时候也要有节制,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人群每天可食用豆腐73克。由于豆腐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吃多了容易胀气。另外,大豆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大量食用容易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外,有3种人最好少吃豆腐,分别是患有严重消化系统溃疡的人、痛风患者以及肾病患者吃豆腐最好谨遵医嘱。

胃病患者,像胃溃疡、胃炎等人群要适当少吃。一方面豆制品中嘌呤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患者胃粘膜,有可能加重病情;另一方面豆制品中含有的低聚糖,如棉子糖、水苏糖等不能被消化和吸收,会在肠道发酵,进而使胃内产生气体,导致腹胀、嗝气、肠鸣等症状。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急性期患者。如果尿酸水平的确非常高,痛风情况十分严重,则最好还是不要吃豆制品了,以免加剧嘌呤代谢紊乱现象。

患有与肾代谢相关的疾病。对于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或因肾脏功能下降出现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过高情况,需要严格控制豆制品的摄入,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豆腐是一种既有营养又健康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多种好处,但是任何食物都要注意适量摄入,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2)哪些人不宜吃石斛

1、感冒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

2、身体虚寒的人不建议食用。

3、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对石斛过敏的人不能吃。如果患者一旦吃了石斛发生了一些病症,需要立马去医院进行救治。

(3)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包括哪些人

1、董事长:是股东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论是指公司管理层所有权力的来源。董事长是公司董事会的领导,其职责具有组织、协调、代表的性质。

2、总经理:总经理是公司的业务执行的最高负责人。在一般的中小企业,总经理通常就是整个组织里职务最高的管理者与负责人。在规模较大的组织里,总经理通常是旗下某个事业体或分支机构的最高负责人。

3、财务经理:职能是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编制预算、成本和资金,对企业的全面运营管理甚至是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人事部经理:负责全面主持本部的劳资、人事方面的管理工作管理权限,受总经理的委托,行使对公司劳动人事工作指导、指挥、监督、管理的权力,并承担执行公司各项规程、工作指令的义务管理责任。

(4)皂角米哪些人不宜吃

1、燥热体质者

皂角米是属于辛温的食物,有温热身体的作用,对于容易上火体质燥热的人群来讲,皂角米容易引起身体上火,因此这类人群慎食。

2、气虚体弱者

对于气虚体弱的人群来讲,皂角米有发散耗气的作用,食用皂角米容易引起起身体的不适。

3、孕妇

对于已经怀孕的朋友来说,是不可以吃皂角米的,因为在怀孕之后,身体里的激素发生变化,而且大部分的孕妇是偏燥热型的体质,而皂角米属于辛温性食物,食用后容易造成身体上火,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生长。

4、婴幼儿

因为小孩子的体质娇弱,胃肠功能不齐全,皂角米中含有丰富纤维的,且属于温性食物,婴幼儿食用后易出现阴虚上火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标签: 吃豆腐 降低 死亡 风险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