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概括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更新时间: 2024-06-02 13:51:20

(1)概括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使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推动了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

(2)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的意义有: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3)科举制对唐朝的影响

积极影响:

唐代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差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1、政治方面的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

1、使儒学

标签: 概括 科举制 积极 作用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