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科举制度的创立

更新时间: 2024-06-17 12:01:47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二.谁知道古代的科举制度的考试类别

科举制度的创立

1、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往往多达30至50道。

2、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3、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

4、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5、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

三.古代隋朝至清朝的科举制度的流程

1、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且首创武举和殿试;

5、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

6、北宋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等;不断扩大科举录取名额 ;

7、明代,八股取士制度;

8、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

四.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社会原因

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社会原因如下:

1、由于隋朝建立时,中国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分裂和动乱,汉晋时期的门阀与贵族变得势微,否则就彻底颓废了,无法再承担起国家的重任;

2、统治者为了国家的统治和发展必须招揽人才,因此创立科举,以解决人才荒的问题。

五.简述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唐承隋制,又有很大发展。除隋朝四科之外,又增加明法、明书、明算三科;俊士、秀才科不久被废,明法、明书、明算科均为录用专门人才而设,因此唐代贡举科目主要是进士、明经两科。

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设立的考试科目也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此外还有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等。宋代的科举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唐代的基本体制,但仍然在某些规则和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

唐代以来,科举制度基本上是一年一科,遇上特殊情况,也有几年一科。宋初的科举时间更是混乱,到宋英宗时期,科举考试被定为 “礼部三岁一贡举”,每逢辰、未、戌、丑年举行,之后的元、明、清历代也沿用此规则。

标签: 科举 制度 创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