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戏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唱词全本赏析

更新时间: 2024-06-03 03:47:32

一)戏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唱词全本赏析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是中国戏曲史上优秀的作品之一。而《牡丹亭》首演时,《西厢记》曾减价过,可见《牡丹亭》受观众喜爱的程度。本期的昆曲文化,为你介绍牡丹亭昆曲唱词全本赏析。

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传奇与杂剧的不同在于:元杂剧分折(相当于“幕”),通常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传奇分出(相当于“场”)而不分折,“出”无定数,短的十出、八出,长的也有一百出以上的。

元杂剧都用北曲,曲调规定较严,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每套曲子的曲词只用一个韵脚,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元杂剧中的每一折套曲,一般只用一个人主唱,也就是一个角色演唱。而传奇则多用南曲,比较自由。一出戏中可以变换宫调,也可以换韵,各类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分唱、合唱、接唱等。

唱腔主要是昆山腔(昆腔),到清代一般称为昆曲。

《牡丹亭》所搬演的是贵族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喜剧。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诱导下,青春与个性开始觉醒,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始不满,在梦中与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会,醒后相思成疾,悒郁而死。

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临安应试途经南安郡,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赞慕不已,丽娘的幽魂显现了,认出了柳乃旧日梦中所会的那位书生,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并让其掘坟而获得再生。

丽娘复活以后,两人同往淮安求丽娘父母许婚。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梦梅此时已被钦定为状元,也上书自辩,丽娘并登朝申诉,得皇帝恩准、夫妻团圆。

汤显祖生活在黑暗的明代晚期,政治上同情东林党人。在哲学上他受到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影响,认为程朱理学是错误的,不应“存天理,灭人欲”而是“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认为男女生活之私,都是属于自然本性的要求,毫不掩饰自己对道学的强烈不满。《牡丹亭》故事,明托南宋,实写明代。

“情”与“理”的激烈矛盾冲突贯穿全剧,满腔热情地歌颂“情”并赋予其异乎寻常的神奇力量,在《牡丹亭》题词里面,作者写到“天下子女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强调超越生死的真挚感情,贬斥了封建的道德规范。

这就是作者明确的创作动机。这是同明代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正因如此,汤显祖的《牡丹亭》写的虽然是一位贵族少女由情而梦,由梦而死,死而复生,终成眷属的情节奇幻的爱情故事。

但它却表达了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强烈愿望,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这部作品通过离奇的幻想来写,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在形象塑造上善于把人物的心情与客观的景物结合起来描写,这个特点在《游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结束语】《牡丹亭》这个剧目以唱词优美,富有内容而出名,它赞颂了“情”,批判了封建的道德规范,情与理的相互碰撞中产生了这部千古之绝唱的《牡丹亭》。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听。

二)牡丹亭主题思想

《牡丹亭》,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

《牡丹亭》所描写的爱情,有着和其他爱情剧不同的特色。作者让一对陌生的青年男女在梦中相会,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死而复生。这种异乎寻常、出死入生的爱情,使全剧从主题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在爱情剧方面形成了新的独特的风格。这种特色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作者善于继承前代戏曲遗产,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作者有进步的理想,是这种理想激烈迸发的结果。

这首诗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三)牡丹亭讲的是什么

1、《牡丹亭》讲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

2、忽一日,她那当太守的父亲杜宝聘请一位老儒陈最良来给她教学授课,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讲解《诗经》的“关关雎鸠”,即把杜丽娘心中的情丝触动了。数日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不一会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云雨之欢。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好不忧闷。

3、渐渐地这思恋成了心头病,最后药石无治竟然死去了。其父这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

4、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

5、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简直在说梦话,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现在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在审讯正吊打之时,朝廷派人伴着柳梦梅的家属找到杜府上,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了。

6、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巡抚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7、《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四)牡丹亭是谁作曲的

1、《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

2、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作品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全剧共计五十五出,每一出都为后面的剧情提供了暗示。下场诗全部采用了唐诗而无不如意。

3、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视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牡丹亭》不仅讴歌了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抨击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标签: 戏曲 大全 牡丹亭 昆曲 唱词 全本 赏析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