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苗族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10:47

Ⅰ,苗族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苗族的生活习惯如下:

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2、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

3、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

4、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Ⅱ,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吃油茶、踩脚、吃年、拔雉毛、住吊脚楼等。

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2、踩脚:也叫“踩妹脚”。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会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3、吃年: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过去了。“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吃年”过去后,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开始春耕。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冬月吃完年。

4、拔雉毛:广西苗族小伙子向意中人求爱,在芦笙上插上一支美丽的野鸡毛,对着姑娘吹起动听的曲子。小伙子舞动着芦笙使野鸡毛轻拂着姑娘的脸颊。假如姑娘有意,就随手拨下芦笙上的野鸡毛;反之,就不拔而转身走开。

5、住吊脚楼:吊脚楼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上层为人居住。

Ⅲ,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1、苗族节日

(1)一月:动月(鼠或子月)1到15日是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在这一天苗族人都不会出远门。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苗族人会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玩年节相当于春节,有许多的习俗和一些节庆日。

(2)二月:2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是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3)三月:3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

(4)四月:4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5)五月:5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六月:6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

(7)七月:7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八月:8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等活动。

(9)九月:9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

(10)十月:10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2、苗族风俗

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苗族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了,这个民族分布的较广,人口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来说,也算是比较多的了。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来说说苗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一些社会制度也和汉族相差很大

(1)社会制度。苗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苗族的社会制度主要为鼓社制、议榔制、理老制等。一般来说鼓社制就是一个同宗,或者是数个自然村寨组成的组织。议榔制是指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理老制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一般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

(2)饮食。苗族人最有特色的饮食习惯,就是非常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酸汤酸菜。

(3)禁忌。在苗族有一种很奇特的产忌,就是忌讳孕妇与孕妇会面,也忌讳孕妇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还有就是关于农事的忌讳,在田间的适合忌讳提到老鼠,因为怕它们听到来糟蹋庄稼。

Ⅳ,浅谈民族风,苗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这期苗族服饰带来的是苗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品较多的民族之一,其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我国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还有少数在湖北、海南岛散居。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品较多的民族之一,其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我国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还有少数在湖北、海南岛散居。

苗族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与经济种植业。

苗族人民崇拜多种鬼神以及自然崇拜和祖先崇

由于居住地区辽阔,各地苗族的节日也不完全相同,有苗年、踩鼓、跳芦笙、花山节、吃新节、龙船节等等,节日的规模与形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把苗族各地全年大大小小的节日都算起来,恐怕要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

节日为苗族青年提供了谈情说爱的好机会,许多青年就是通过节日中的对歌、对芦笙传达爱情,结成美满婚姻的。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还有父子连名的习惯。

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口头传唱的民间文学相当发达。另外,苗族还是一个喜歌善舞的民族,苗族的山歌与芦笙舞都很受群众的喜爱与欢迎。

苗族人民的主要食品为大米、玉米、红薯、燕麦等杂粮,并喜食酸辣口味的菜肴。

苗族居住的地区盛产木材,因而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房屋的形式各地不同。最着名的要数山区的“吊脚楼”,既科学、舒适又美观,形成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

苗族的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灿烂多彩的服饰之一。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有一种标志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基本特点为“男子服装或短衣长裤,或大襟长衫;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服饰配件多,图案精美,色彩艳丽。

苗族服饰一般都有盛装、常装、性别、年龄等之别。又由于历史条件、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支系差异等不同,各地的苗族服饰有很大的区别,省与省、县与县、甚至寨与寨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可以说苗族服饰有百余种之多。

标签: 苗族 生活 习惯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