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狗年说狗

更新时间: 2024-06-02 20:43:17

(1)狗年说狗

随着人们进入2018农历戊戌狗年,“狗年说狗”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狗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好朋友”,自古以来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确实值得一谈,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说一说中国古代的狗。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很高的地位。这一点从中国不断出土的考古发现中可见一斑。

人类自创造文字伊始,就有了关于狗的记载。《殷墟文字类编》中有狗的象形文字,《易》中有代表狗的符号,《诗经》有“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的诗句。这里的“龙”指的就是狗。

古籍中狗的别名很多,狗高四尺则谓“獒”,体大者曰“猗”,善捕猎、看田者曰“良犬”,良犬有鸟龙、韩卢、殷虞、茹黄、郁林、地羊、白龙沙等名称。《周礼》称养狗的人为“犬人”。

汉代始设训营狗官职叫“狗监”。汉武帝甚至为狗建了“犬台宫”。《三辅黄图》载:“犬台宫,在上林苑中,去长安西二十八里”,在“犬台宫”外又建筑了“走狗观”。汉灵帝更是爱狗爱得发狂,史称他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缓”,“王之左右皆狗而冠”。给狗戴冠系缓,使狗成名副其实。

古代盛行用狗祭祀和丧葬的风俗。《礼记·曲礼下》云:“凡祭宗庙之礼,犬曰‘羹献’。”《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段玉裁案:“羹之言良也;献本祭祀奉犬牲之称。”可能古人认为狗肉做的羹很美,便奉以祭祀神灵或祖先。

夏代的二里头遗址,唯一的大墓发现一个用漆朱木匣装的完整的狗骨架。另外,甘肃玉门的夏代火烧沟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中也有狗。商代的家畜,除了食用及其他用途之外,大量的被用于祭祀或丧葬,狗也不例外。商代的祭祀遗址中狗骨发现较多。商代的墓葬,在腰坑中殉狗相当普遍。

西周早期的中型墓中,有的将整腿牲肉或整个牛头、狗头等放在一起,表明人们将牛、狗等肉食动物献给死去的亲友。在洛阳的东周王城内发现的“天子六驾”,每一车厢内都有一具完整的狗骨架。

秦国在春秋时期就有在四方城门杀狗御灾的风习。汉代乃至以后仍盛行此俗,民间喜杀白犬祭祖。《风俗通》卷八说:“杀狗碟邑四门,以御蛊灾。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曰正月白犬血,辟除不详”。《四民月令》载:当时的宗族十一月便要“买白犬养之,以供祖祢”,正月则“收白犬骨及肝血”。

(2)中国古代的五德是什么

五德是儒家的五种品德,即温、良、恭、俭、让为五种德性。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子贡赞美孔子具备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五种美德,即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朱熹注:言五者之德,充积于中,而以时发见于外也。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3)中国古代的文方四宝是什么啊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和歙砚。

(4)宗族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宗族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族制度。

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在父系氏族社会,世系以父系计算,父家长支配着家族成员,甚至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加,私有财产也产生了。父家长死后,他的权力和财产需要有人继承,于是习惯上就会规定一定的继承程序,而一代代父家长生前的权威在其死后仍然使人敬畏,子孙们幻想得到他们亡灵的庇护,于是又产生了对男性祖先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祭祀祖先的仪式。凡此种种,都为宗法制度的萌芽准备了适宜的土壤。

标签: 狗年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