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揭秘:西藏圣湖为什么充满了神秘色彩

更新时间: 2024-06-03 15:24:41

(1)揭秘:西藏圣湖为什么充满了神秘色彩

杭州西湖一直都是所有人喜欢的,美丽的景色更是让人沉醉在其中。而美丽的湖并非在西湖,在西藏还有着美丽的圣湖,西藏的圣湖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本期西藏文化一起解析西藏圣湖的神秘。

玛旁雍错、纳木错和羊卓雍错是西藏三大圣湖。“错”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羊卓雍错藏语意为“天鹅湖”,是低浓度咸水湖,是天鹅、鱼鹰、班头鹊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杭州西湖也被称为“明圣湖”。

藏族神话传说,羊卓雍措是一位仙女下凡人间后变成的。又说,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个泉眼,附近住着一家富人,家中的佣人叫达娃。一天达娃在泉边救了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并送给达娃一件宝贝。主人发现后,硬要达娃带他到泉边找宝贝和姑娘。

没达到目的,富人将达娃推进泉眼淹死。此时姑娘出现了,并变成无边的波涛向富人袭来。富人得恶报,从此这里形成了一泓碧蓝清澈、妖饶无比的湖泊。

人们崇奉羊卓雍措更多的是将她奉为羊卓雍措达钦姆,即羊卓雍措大湖主多杰盖吉佐(金刚障碍之主),是藏区的女护法神。因此,羊卓雍措既是龙女的化身,又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兼具多重功能和神力。

纳木错是西藏三大神湖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着名圣地,意为天湖。相传这里是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天湖纳木错的纯净、安详是高原的象征,她的美丽是每一个旅行者都不应该错过的。

纳木错是天湖女神,相传,纳木错的水源是天宫御厨里的琼浆玉液,是天宫神女的一面绝妙的宝镜。另说,有位勤劳美丽的牧女一夜在梦里得到神的旨意,便来到纳木错边,看见从湖边升起一漂亮女子并对她说:4月15日到普苏隆来领孩子。后来,果然灵验了。

(2)揭秘:排箫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萧是一种拥有非常悠久历史的吹奏乐器,而萧被称为洞箫,后来有了排箫这种乐器。排箫是由着许多支的萧排列组合而成的,至今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本期汉族文化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排箫。

大约在7000多年前,有一天,一些原始的汉族人经过竹林时发现了一根被风吹断的半截竹子,在风中摇曳,同时发出美妙声音。其中一个人砍了一根竹管,把它握在手中,另一只手捂住竹管的底部,然后吹这支竹管,竟然发出了美妙的乐音。

这时其他的人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砍了长短不同、粗细不等的竹管,做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不同的音管,这就是最早的“单管排箫”。

演奏这种排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演奏者各持一支独立的音管,并按照一定的音序排列,他们得根据指挥的指示来演奏,当然了,每个人只能吹奏一个固定的音。后来有人发现,如果把这些音管排列好,捆绑起来,就能组成一个独立的乐器,一个就可以独立演奏一个完整的乐曲,这就产生具有实用价值的排箫。

排箫是汉族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在音管的内部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

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产生了乐音,由于蜂蜡、软木塞的位置不同,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乐音。

在历史上,它有许多名字,如雅箫、颂箫、舜箫、秦箫、凤箫、凤翼、云箫,也曾被叫做箫。排箫还有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别名:参差、比竹、短箫、底箫、龠、籁等。但到了元朝,官方为区别于单管的箫管(洞箫),故把它命名为排箫。

(3)揭秘: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在哪里

王菲的《红豆》是一首令大家记忆深刻的歌,纳兰性德: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令大家对红豆的印象更是加深,但是你知道跟红豆很像的赤小豆吗?赤小豆跟红豆的区别在哪里呢?本期健康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红豆,又称相思豆,体积比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来做美味的红豆沙糖水。而赤小豆体积比较小,最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煮粥来吃,有利尿消除水肿的作用,非常适合产妇食用。可见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赤小豆性质平和、味甘、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6克,钙67毫克,铁5.2毫克,还有磷,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皂草甙等营养物质。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脏疲劳,对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特别有益。此豆还有“久食瘦人”的说法,对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减肥效用。

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不仅可以从外形上辨别,还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赤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是圆柱状,在熬煮的时候,赤小豆一般都比较难煮,适合煮汤,而红豆只需熬制一会就粘稠了,在疗效上,赤小豆除湿的效果比红豆强,因此对于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而言,就是两者各有所长。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二是赤小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赤小豆粥了。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赤小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平时总要嘱咐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一些注意事项,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赤小豆汤当茶喝。对于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我会让他用薏米和赤小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

标签: 揭秘 西藏 圣湖 为什么 充满 神秘 色彩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