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长征中的故事

更新时间: 2024-06-02 23:28:54

(1)长征中的故事

1、5位战士渡乌江:1935年元旦,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耿飚化装到乌江江边侦察,他刚刚接到强渡乌江的任务。

2、乌江素以天险著称,为遵义的天然屏障。江面宽约250米,深不可测。水流湍急,水温仅有10度,对岸敌人密布岗哨,工事坚固。这么宽的江面,如没有渡河工具,渡过几乎不可能。二师立即赶制竹筏,同时挑选出习于水性的18个战士,准备派他们游水过江,以扰乱敌人的警戒,掩护后续部队强渡。

3、第二天9时左右,18人中的8个勇士,每人各备驳壳枪一支,奋然跃入江中,带着架设悬桥的绳索,向对岸游去。江宽水急,人虽游至对岸,可绳索怎么也拉不过江。只得以竹筏强渡,竹筏至中流时被敌击沉,强渡无功而返。当夜,又组织第二次强渡,将单层竹筏改为双层竹筏。4只竹筏同时强渡,3只被江流阻回岸边。三连连长毛正华的第二筏划至江中后也没有了消息。

4、第二天,强渡继续进行,当竹筏划至中流,只见从敌人工事下的石崖里,跳出几个人来,向着敌人一阵猛烈扫射,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落荒而逃,我们的竹筏这才顺利地登了岸。这些接应的人是谁呢?

5、原来,毛连长于2日晚偷渡时,率战斗员4人登第二筏,这个竹筏不知怎样竟然靠了彼岸。在他们登了岸后,等待其他竹筏靠岸,却都不见来人。这种情况下,5位战士只能围坐在一堆,在乌江边石崖下过了一夜。

6、第一批强渡的十几个战士与毛连长等会合了,在占领了敌军的岗哨阵地后,继续向敌人仰攻,接连几个手榴弹,在轻机枪掩护下,刺刀用上去了,敌人阵地被彻底夺取了,一个排死伤过半,其余的仓皇逃窜。因此,天险的乌江,就这样的被突破了。

(2)长征中的两次会师及地点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完成长征。中央红军历时1年多,完成了从湘赣边界到陕北的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完成。腊子口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经过的一道天险。它位于四川北部,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川北通向甘南的门户。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地点是会宁;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地点则为吴起镇。

(3)长征中的两句名言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盛世危言》在我脑子里鼓舞起恢复学业的愿望,我也逐渐讨厌在田地上的工作,自然我父亲反对这件事,关于这件事我们常常口角,最后我从家里跑开了。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七律长征中的乌蒙指的是

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上主要山脉之一,乌蒙山地区包括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曲靖市,云南省昭通市。乌蒙山主峰韭菜坪位于贵州毕节市赫章县境内,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峰。乌蒙山也是南北盘江的分水岭,南北盘江的发源地,是珠江的发展源头。六盘水境内乌蒙山区设有国家地质公园。

乌蒙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有久已驰名的铅、锌、铜、煤等。有茂密的森林。山系内有横江、洛泽河、牛拦江、南盘江和北盘江等河流,水力资源很可观。乌蒙山农业呈立体分布;低热河谷产水稻、甘蔗、桔子、花生等;温暖的平坝和半山区,产包谷、小麦、蚕豆等;高寒山区产洋芋、莽子和燕麦等。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了乌蒙山区,毛主席在《长征》诗中就曾写下“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光辉诗句。长征红军沿途留下了光辉的史迹。

标签: 长征 故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