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红军长征的解说词

更新时间: 2024-06-17 07:57:48

(1)红军长征的解说词

长征”这个词,最早见诸1934年11月军委的第五号命令。“万里长征”这句话,出现在1935年5月,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上。同年10月,毛泽东同志到达陕北吴旗镇后,第一次提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概念。回顾中国近代史,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先后举行长征的红军部队共有4支: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2)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五十字

1、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2、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3、红军转移时经过:从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最后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3)红军长征背景二百字左右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探索战略转移的道路。

(4)红军长征为什么在陕甘宁会师

1、有刘志丹发展的红色政权作为群众基础,有利于兵员扩充。

2、此处北边有贺兰山、东边和南边有黄河,有利于守卫防御。

3、陕甘宁地区下辖关东平原,有利于后勤的补给。

4、陕甘宁周边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发展。

标签: 红军 长征 解说词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