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春节节日风俗知多少

更新时间: 2024-06-02 04:17:54

一)春节节日风俗知多少

春节节日风俗知多少

1、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2、办年货: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3、祭灶: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称之为“祭灶”。

4、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除夕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年夜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

5、守岁: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6、压岁钱:压岁钱,年俗活动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二)端午节有什么节日风俗

春节节日风俗知多少

1、吃粽子: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

2、挂艾叶菖蒲:端午过后,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端午节的习俗中总离不开芳香。

3、佩戴香包: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4、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

5、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俗活动,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全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三)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少数民族节日风俗有:

1、蒙古族的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

2、傣族的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

4、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5、拉祜族的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

标签: 春节 节日 风俗 多少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