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杨式85式太极拳的口令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58:28

(一)杨式85式太极拳的口令

杨式85式太极拳,是杨澄甫宗师在继承几代人的智慧,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精心提炼设计出来的,其口令分别为:

1、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起势、第三式-揽雀尾、第四式-单鞭、第五式-提手上势、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八式-手挥琵琶、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手挥琵琶、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2、第十四式-十字手、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第十六式-肘底看捶、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斜飞势、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3、第二十式-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二式-海底针、第二十三式-扇通背、第二十四式-撇身捶、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第二十七式-单鞭、第二十八式-云手、第二十九式-单鞭、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

4、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第三十七式-右蹬脚、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第四十二式-左蹬脚、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5、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第五十式-揽雀尾、第五十一式-单鞭、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第五十三式-揽雀尾、第五十四式-单鞭、第五十五式-云手。

6、第五十六式-单鞭、第五十七式-下势、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斜飞势、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海底针、第六十五式-扇通背、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7、第六十八式-揽雀尾、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单鞭、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十字腿、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七式-下势、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8、第八十式-转身摆莲、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第八十四式-十字手、第八十五式-收势。

(二)关于太极拳的哲理句子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作者:辛夷坞)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动一静,互为其根。(作者:周敦颐:)

天人合一。(作者:孟子)

(三)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1、太极拳创始起源有两种说法

(1)陈王廷。此种说法出自顾留馨、唐豪先生对太极拳的考证和《太极拳研究》。他们考陈王廷创太极拳依据有两点:一是有陈氏后人所撰有祖先的打油诗《闷来时造拳》五字。二是有陈王廷留有一篇《拳经总歌》。据考这篇陈氏《拳经总歌》并非陈氏所独有。山西洪洞通背拳《拳经总论》除几个别字外,其它内容完全相同。

(2)张三丰说。其原因是,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可以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2、太极拳的发展

(1)发源——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2)研究创编——明末清初由陈王廷。

(3)百余年传承——陈家沟陈氏家族。

(4)陈氏十四世创编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小架一路、二路。

(5)繁衍传播——清代中后期至民国。

(6)孙式太极拳——民国初期。

(7)创编太极拳——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

(四)太极拳的手型

1、太极拳的手型分掌,拳,钩三种,套路内以掌法为主。

2、掌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掌是指全手而言,只要手指伸开即称为掌;狭义的掌就是腕关节以前,小指底节以后,手的外缘肌肉较多的部分。

3、拳为四指靠拢卷屈,拇指横于食指及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如果以医病为目的,拳一般宜松握;如果练习刚性发劲的太极拳,则握拳宜时松时紧,发力到达终点的刹那间应将拳急速握紧,随即迅速松开成松握拳状态。当拳伸出时拳与前臂成直线,不可向外(或向内)扭曲,如向外(或向内)扭曲,会使腕部紧张,妨碍气血畅通。

4、钩有两种:一种是拇指指尖与食指,小指的指尖相对,然后中指无名指与之靠拢;另一种是五指指尖相对靠拢。这两种作法均可,不过应该注意五指靠拢需要自然,腕关节放松,全手自然下垂。

标签: 太极拳 口令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