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汉语拼音发展的过程

更新时间: 2024-06-02 18:25:38

(1)汉语拼音发展的过程

汉语拼音作为一种辅助人们阅读汉子而出现的辅助工具。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到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在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也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于2009年开始执行。

(2)汉语拼音之父

1、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2、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3)汉语拼音教案

1、 抽读字母卡片。听写a o e 。 说说这三个字母叫什么。

2、 引出新授内容

(1) 指导看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教学语境歌,出示:

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他驮,鱼儿见了乐呵呵。

3、 教学īūǖ读音和写法

(1)教学ī。

(2)读音。出示蚂蚁图,告诉学生,蚂蚁的“蚁”变成第一声就是ī的读音。教师范读三遍。然后讲述发音方法。教学顺口溜 :牙齿对齐īīī。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3)ī的书写。看笔顺图,说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教师范写一遍,学生跟着书空。

(4)在书上描红两遍。

4、教学ū。

教学方法同上。读音与“乌龟”的“乌”相似。

顺口溜:嘴巴突出ūūū。

5、教学ǖ。

教学方法同上。读音与“小鱼”的“鱼”相似,把第二声变成第一声。

顺口溜:嘴巴翘起ǖǖǖ。

6、巩固练习

(1)告诉学生īūǖ也是单韵母。

(2)看口型,拿卡片。

拿对了,齐读三遍。

7、作业

抄写īūǖ各一行。

8、复习

指读卡片:a o e īūǖ.

9、教学īūǖ的四声。

10、教学ī的四声。

(1)讲述书写规则:ī加声调时要省写一点。

(2)出示ī的四声。

(3)教师领读:

第一声:yi 衣服。

第二声:yi 阿姨。

第三声:yi 椅子。

第四声:yi 注意。

(4)指名读ī的四声

11、教学ū的四声。

(1)教师在四线格上写ū的四声,指出ū的中格,声调符号写在上格。

(2)指名读ū的四声。

(3)引导用ū的四声组词。

12、教学ǖ的四声。

(1)范写ǖ的四声。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试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错的音。

(4)引导用ǖ的四声组词。

(5)开火车读ǖ的四声。

13、 比较单韵母的不同形体。

(1)出示:a—o,然后指名读。

(2)指名说说a 和o形体有什么不同。

(3)齐读,体会形体的不同。

(4)其余几组方法相同。

14、比较带调韵母的读音。

(1)出示:ā-ǎ、í-ǐ、ú-ǔ。

(2)指名读。

(3)说说横线两边的单韵母读音有什么不同。

(4)齐读。ā-ǎ、í-ǐ、ú-ǔ

15、出示:ó-ò é-è ǘ-ǜ。

(1)指名读。

(2)说说横线两边的单韵母分别怎么读。

(3)齐读ó-ò é-è ǘ-ǜ。

(4)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四十多年来拼音方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周恩来总理在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指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

标签: 汉语拼音 发展 过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