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过寒衣节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03:36

壹 过寒衣节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寒衣节也就是清明节,是给逝去的亲朋好友扫墓烧纸钱过的节日,所以这个节日也格外的讲究,也有很多的规矩和注意事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要的讲解一下。

寒衣节注意事项

寒衣节是中国的四大鬼节之一,在每到鬼节来临之际,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很多的贡品,准备进行一次祭拜,祈祷已经仙逝的人对目前活着的人们进行保佑。有条件的朋友最好能够给故去的先人“送去寒衣”。如果不能亲身去目的扫墓,那么也可以就近在居住地附近祭奠。

送寒衣的祭奠,家祭、墓祭都是可以的,家祭可以在家门口或是附近的十字路口,但需要注意天气干燥,谨防火灾。一般来说,今年新丧之人,最好采取墓祭。墓祭时,最好选择中午之前,本来这时节阴气就比较重,适当规避,特别是老人、孩子以及身弱之人要更为注意。

在祭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贡品的准备和祭拜方式,这些都是有很大的讲究。

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中国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家人死后晚辈需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都需要穿孝服,就在守孝满后的那年十月一日换上平日里的衣服。还有中国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合葬,一般合葬的仪式也都是在十月一日这日举行。

祭拜送寒衣之时,大家要心怀感恩与缅怀之情,不要睹物伤情,忧伤悲痛,因为这个时间正是阴气旺盛的时间,你的伤心难过,容易招来阴邪之气上身,影响身心健康,不得不防。反而应开开心心,让冥界先人也感受到你生活的很开心快乐,这种和谐的气氛是最好的。

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逐渐淡化,人们,特别是城里人更愿意选择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以怀念逝去的亲人。这种方式文明、进步,值得倡导。

寒衣节的四大禁忌

寒衣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在这一天,我们要避免戴红绳、铃铛等容易找来鬼怪的物品。如果发生了鬼压身或者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睁开眼睛。

不要在床头挂风铃,即便是从前就挂着的也要在寒衣节这一天摘下来。因为风铃是容易招来鬼怪的器物,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又往往是最容易招来鬼怪入侵的时刻。

不要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自古以来就是烧给好兄弟的,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容易招来更多的好兄弟。(这里的好兄弟指的是鬼怪)

不要在晚上将衣服晒在外面,因为如果晚上你将衣服晒出去,鬼怪觉得你的衣服好看,就会借去穿,这样子衣服上就会留下他的味道,导致你的流年不利。

不要在夜晚轻易的回头,因为当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尤其是荒郊野外,很容易就招引来鬼魂,而这时候四下就你一个人,如果出现有人叫你而你又毫无戒备的回头了,那么叫唤你的人毫无疑问就是鬼魂。毕竟,寒衣节是鬼节之一,是鬼魂在人间活动最为频繁的日子。

贰 有关寒衣节的诗句

1、《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宋代: 谢枋得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2、《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3、《吊边人》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叁 寒衣节的起源是什么

寒衣节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认为它是迎冬礼逐渐演变而来的,有的人说它起源于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寒衣节的历史十分的悠久,这是一个祭祖的节日,在寒衣节的当天,人们会准备贡品、祭拜祖先,还要烧寒衣。

寒衣节的由来

寒衣节的由来,有朱元璋授衣的传说。在农历10月,皇帝以冬衣举行仪式。为了顺应天时,要举行授衣礼,将收获的赤豆和糯米做成热的羹汤来赏赐给群臣。而人们也会在寒衣节的时候,将冬衣寄给远方戍边的战士,求学的游子来表示关怀。

关于寒衣节的另一个传说,就是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因为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筑长城,而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一直找到了长城脚下。不料,她的丈夫已经死了,于是她悲愤交加,哭倒长城,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们便把农历十月初一这天作为寒衣节。

寒衣节历史悠久。传说它起源于周朝。在天气转凉之后人们就开始添置冬衣,所以寒衣节也被称之为授衣节。寒衣节的时候人们会祭拜祖先,准备贡品还要烧寒衣。民间将寒衣节,清明节以及中元节称之为三大鬼节。

肆 三大鬼节之一:寒衣节的传说

中国是一个传承久远,历史文化浓厚的国度,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自然是涌现出极多的故事,这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底蕴,神话传说也是非常多,像《聊斋志异》更是一部经典之作,而作为三大鬼节之一的寒衣节,相对于中元节了解的比较少,本期民间故事为你揭秘。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汉族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标签: 寒衣 时候 我们 需要 注意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