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职业文化的核心指的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12:19:52

(1)职业文化的核心指的是什么

文化核心的问题可以转换为文化定义的不同方式的问题。有两种定义文化的方式,一种是广义的,置于社会学视野下的。根据这样的理解,文化被视为某一特殊社会生活方式的整体。例如所谓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玛雅文化等;同时这一整体中的部分,因为能够体现该文化的特色,也可以冠之为文化。

例如茶文化、武士文化等。这种社会学定义的文化,其核心即体现为“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Malinowski)等。正如罗杰基辛所言,“文化是用作为把人类群体与他们的生态结合起来(社会地传播着的行为方式(mode)、生活方式(settlementpatterns)、社会群居和政治组织的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和实践。”

(2)吃了没文化的亏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教育传递文化;教育传播文化;教育选择文化;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教育与科技的关系。科学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以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教育对科技的发展作用: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向科学提出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

(4)锡伯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全羊席

锡伯族中最具代表的全羊席,是跟满汉全席是一个意思,都是由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菜肴组成一桌宴席。一桌满汉全席可以让你吃遍大江南北,而一桌全羊席却是能让你吃遍羊的每一个地方。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锡伯族全羊席是该民族最具特色的肉类菜肴,是锡伯族饮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全羊席的锡伯语为“莫尔雪克”,意为“盛在碗里的菜肴”。2009年,全羊席作为传统技艺类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主要用料为羊的心、肝、肺、大肠、舌、血等,共12道菜,做法考究,风味独特。

锡伯族全羊席这个菜肴是用羊身上的杂碎做的,需要新鲜的羊心,肝,肺,大肠,小肠,肾,羊舌,羊眼,羊耳朵,羊肚,羊蹄,羊血,血清等材料。每种材料做两种带汤的菜,分被盛在16个瓷碗里。锡伯族全羊席不能盛满,随吃随添,始终保持食物温度诱人。每碗菜上要撒少许香菜和葱花,用来装饰和提味。品位时还配有各种蔬菜腌制“花花菜”和美酒,看起来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吃起来香喷喷的,沁人脾肺。

这些菜肴中,花样最多的要数羊肠子做的菜了,他们把大小羊肠洗净后,灌上羊血、血清、羊肝、羊油、洋葱、肉沫、调料、大米等做成五六道菜,每道菜的做法都很考究,风味不一。席间,主人还要端上用各种蔬菜泡制的的花花菜,这种菜有点酸、辣、成的味道,吃起来清淡爽口,配合全羊席一起吃,那真是锦上添花。在吃这些小菜时,主人还要拿出酒来,边吃小菜边饮酒,真是别有一番情趣。酒罢,主人还要端羊肉汤和羊肉,并有烙得很薄的发面饼子。发面饼也是锡伯族人的“特产”,味香、松软,令人上口,与全羊席相配,可谓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由于锡伯族全羊席做起来费工,所以吃起来时间也长,一顿全羊席大约要吃上两个多小时。一顿“锡伯族全羊席”,把羊的每个部位几乎都吃到了,甚至连羊血和血清也没有放过。这种餐,才是名副其实的“全羊席”。此外,锡伯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尤其在锡伯族“抹黑节”等各种节日中会有明显体现。

您可能还喜欢:

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一起看中国饮食文化的变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中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你了解吗?

标签: 职业 文化 核心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