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关于立夏的古诗

更新时间: 2024-06-19 00:18:59

Ⅰ.关于立夏的古诗

关于立夏的古诗

1、《山亭夏日》唐代:高骈

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白话文释义: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2、《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

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白话文释义: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3、《阮郎归·初夏》宋代:苏轼

原文: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白话文释义: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微雨后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

Ⅱ.关于立夏句子

关于立夏的古诗

『十年』。漫步在长满香樟的街道上。微风拂过,时光回眸。阳光在午后透过香樟树。描绘了属于他们的风景。火车的鸣笛声。渲染了。支离破碎的那个夏天。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作者:正版)

遥遥无期的等待。她偏执,任性。亦是痴情。终为一人守候誓言。物事是人非,分崩离析。她都从来未停止只过对他的期盼。因为爱所以值得。(作者:正版)

『十七岁』。连绵香樟叶映衬着。那个女孩清秀的脸庞。脸上充盈着幸福的微笑。那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楼道里来来回回。都是他和她形影不离的样子。他细心地教她画画。认真的教她作业。走上夏天旺盛的草地谈笑风生。曾在烟花盛开迎接圣诞之夜。携手许下心愿。飞机轰鸣起飞。上海的美术大赛。她义无反顾的陪伴。(作者:正版)

若无邪·铃兰。晓夏初立,斗指东南,河汉欲曙天。年轮复,回眸珠露,怎见风铃一路荒芜。宇下浅吟,朝暮,流萤乱舞,星月乱数。又怎会、挑灯夜读,不知身归何处?(作者:佚名)

Ⅲ.关于立夏描写荷花的诗句

关于立夏的古诗

1、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2、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芙蓉》清·郑板桥

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4、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5、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采莲曲》隋·殷英童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7、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京兆府栽莲》

8、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浣溪沙》薛昭蕴

9、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采莲》南朝·梁·吴均

10、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阮郎归·初夏》

11、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Ⅳ.关于立夏手抄报的内容

关于立夏的古诗

1、立夏简介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2、“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若按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3、立夏民间谚语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4、气候特点:

(1)气温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若按中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标签: 关于 立夏 古诗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