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18:26:47

(一)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考生学的主要是儒家经典,但也不完全是背书。有的科目考填空默写,有的科目需要真才实学写诗作赋,还有的就需要对时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之道了,考的是灵活运用。

(二)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

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1、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这些都曾是科举考试的题目,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则考八股文。

2、在我国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相对完善,当时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3、所谓的明经,考的就是背书。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任意翻开一页,盖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后让补全这一行后边的几个字。然后随意挑一句话,让考生解释其中的意思。想考过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课本都全文背下,想靠运气过关是很难的。

4、而进士是最重要的一科,这一科考的是写诗做文章,还有对时政的点评。这一科也是最难得的,最能考察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过这一关,光靠死读书死背书是不行的。

5、到了宋朝科举进行了改革,把背书和作诗给取消了。只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最后再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让考试写一篇作文。

6、到了明朝,是科举制度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这个时候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试手段。

7、所谓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这种情况下写文章就没那么简单的。

(三)古代科举考试前三名叫什么

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1、状元也称鼎元,殿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类似今天高考的榜首。文科的是文状元,另外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2、榜眼是科举时代对殿试第二名的美称。

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

(四)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名次

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1、同进士出身,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

2、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3、解元,生员参加乡试;

4、会元,举人参加会试;

5、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被称为连中三元,考上为贡士;

6、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录取三百名为贡士,会元、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7、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皇帝委派大臣主管殿试,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明、清殿试,分为三甲;

8、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

9、进士,参见殿试条,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副总裁,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

10、生员即秀才。

标签: 古代 科举 考试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