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佛教文化:戴佛珠有讲究吗

更新时间: 2024-06-02 18:14:05

1)佛教文化:戴佛珠有讲究吗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佛教中,戴佛珠有很多讲究的,本期佛教文化为你解析。

佛珠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念佛工具。为修行佛道,念佛时以佛珠颗数为计数,通常用于念诵经文、咒语。法语和和佛与菩萨的胜号。它是一种随身法器,信佛的人认为,佛珠即可利己又可护人。二是常人佩带。常人为集中思念,消除烦恼,祈求平静而佩戴佛珠。佛珠的种类,通常分三种:一是持珠——以手持捻掐的佛珠;二是戴珠——带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三是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沉香,香中之王,众香之首,一两沉一两金,是世界五大宗教公认的珍宝。具有清人神、补五脏、益精阳、暖腰膝、治喘急的功效。

檀香,油质高,手感好,质地坚硬,光滑细腻,香气醇厚。具有安抚神经、治疗喉咙痛、粉刺、抗感染、抗气喘、调理老化肌肤、去邪、杀菌提神的功效。

黑檀,质地紧密坚硬、色彩绚丽多变、香气芬芳永恒,且百毒不侵,又能避邪治病,常把它作为吉祥物,以保平安吉祥。

佛珠的颗数和含义都出自《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木患子经》、《陀罗尼集经》、数珠功德经》和《文殊仪轨经》等佛经上。佛珠最常见的是108颗和18颗两种。一般情况下108颗为挂珠,18颗为持珠。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手珠、持珠及挂珠三大类。念珠也称作佛珠、诵珠、咒珠、数珠等。这里提及的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念珠的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亦有视乎手腕粗细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108种烦恼,合成1080种烦恼。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54个阶位。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

36颗,为108的3分之1,其含义以小见大。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密。佛果等21位。

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谓。

2)佛教文化释义:佛塔的种类有哪些?

对于佛教文化我们都曾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所以对于它,我们既陌生又熟悉。佛塔就是佛教文化传袭的一个媒介,它用料精良,结构巧妙,建造技艺高超,数量繁多,种类也是极为丰富。

那么,本期佛教文化解析佛塔的种类有哪些。

还想了解》》佛塔的作用是什么?

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盘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

另外,还在释迦牟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点,如诞生处的兰毗尼花园、成道处的尼连禅河、首次说法处的鹿野苑、安居处的祗陀园,从忉利天下处的桑迦尸国曲女城,化度分别僧处的王舍城、将入涅盘处的毗耶离城。

涅盘处的拘尸那城,建造了八大灵塔,依次称作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平塔、胜利塔、涅盘塔,这些塔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在青海塔尔寺建有善逝八宝塔,西藏布达拉宫建有如来八塔也都是为纪念释迦佛八大事迹而建造的。

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盘后的舍利,被分成八万四千份,在世界各地建塔加以供奉。我国的上万座佛塔,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类型之丰富,远远超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笔端。

佛塔种类:

按层级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

按形状分: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另有大塔﹑多宝塔﹑瑜祗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

按所纳藏之物分:舍利塔﹑发塔﹑爪塔﹑牙塔﹑衣塔﹑钵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会塔﹑三界万灵塔﹑一字一石塔﹑籾塔等。

按建筑材料分:砖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粪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宝塔﹑香塔。

按性质意义分:祈福塔﹑报恩塔﹑法身塔﹑寿塔。

按塔排列位置之样态分:孤立塔﹑对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

按样式分: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等。

3)佛教文化:伽蓝殿供奉的是什么佛?

佛教是产生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对人与社会有着不一样的观察和思辨方式。最开始引入中国的时候受到道教的“欺负”。后来逐渐的扳回。有佛教的地方必定会有寺庙,不然怎么去供奉。本期佛教文化将为你介绍珈蓝殿供奉的是什么佛。

伽蓝殿。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省称,意为众园。十八伽蓝神,也指伽蓝菩萨,即关公。

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

伽蓝,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

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护呢?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在道场里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

但是,在我国的佛教寺中伽蓝殿有时也供关公。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

佛教是产生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对社会与人生有着独特的观察与思辩方式。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当时被看作是方术的一种。东汉时期道徒们附会出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这是道教有意对佛教进行贬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教徒的逐渐增多,而且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上层腐旨教不甘心道教对自己的贬低,与道教展开了从源流到教义的大论战,甚至几占上风。然而,佛教毕竟是一种外来宗教,要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妥协,将佛教中国化。

南朝天台宗三祖慧思试将佛教与道教的观点打通,使成佛与成仙合二为一。慧思的弟子、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凯法师,俗姓陈,其父在南梁封益阳侯。智凯的出身使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同时又精通佛法,有条件为佛教的中国化找到合适的着脚点。佛教传入中国时,已经在印度流行了几百年,形成许多宗派。传入中国并不是按宗派源流次第进行,而是大小乘同时拥入。虽然皆自称本经为释迦牟尼亲口所说,但又相互矛盾。

智凯担出五时八教的判教,既融合了各宗派的教义之争,又将自奉的《法华经》定为佛教最后所说的经,抬高了本宗派的地位,这是智能凯对本派、也是对佛教的一大贡献。南陈光大年间,智凯游历期间,在当阳玉泉山遥见山色如兰,上有紫云如盖,以为圣地。入山寻之,夜见怪物千状,有大神入美髯者与其谈话,自称汉将军关去长,“感师道行愿,舍此山作师道场,就护佛法”。

智凯即对关羽授五戒,使他永护佛法。这个故事是智凯编造出来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关于关公显灵的迷信思想,将关公列入佛教的护法神,促使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这就是后世把关公列入伽蓝爷的根据。这就使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了。这是智凯对佛教的又一贡献。智凯的这一贡献,使佛教的天台宗成为一个流传最广,历时最久的宗派。

标签: 佛教文化 佛珠 讲究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