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鹤壁名字的由来

更新时间: 2024-06-01 18:28:14

①鹤壁名字的由来

相传鹤壁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鹤壁,又名朝歌、鹤城,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故事“封神榜”的发生地,也是中国历史上商朝、魏国、赵国等的建都之地。

鹤壁是一座花园城市,是河南省水资源最清洁、蓝天天数最多、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鹤壁市境内有浚县古城、伾山大佛、云梦山、纣王墓、大伾山、古灵山等著名景点。

鹤壁是一个历史名城,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倒公元前1238年-前1180年的商朝武丁大帝时期。

②灵境胡同的来历,灵境胡同名字的由来

在北京有很多相对出名的胡同,很多不是常年待在北京的人也都会有所耳闻。特别是其中的灵境胡同,只听名字就让人能联想到这胡同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那么灵境胡同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要叫灵境胡同呢?一起到胡同文化了解。

据《帝京景物略》去,明永乐十五年(1417),皇帝朱棣患病,夜间入睡,做梦,梦见两位道士前来授药,不日其病即愈。皇帝甚为感激,于是下令为其建宫祀,封其为玉阙真人、金阙真人,赐名为灵济宫。相传,这两位真人一叫徐知证,一叫徐知谔。既然是皇家勅建的寺庙,其占地之广,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每逢初一、十五、立冬、夏至等节令,皇家总要派大臣前往烧香祷告,祭祀真人。有时,大臣患病,也要想办法到此祭祀,以求真人保佑,早日康复。明代凡有重大朝会,文武百官也要先到此聚集,习仪演练。许多明代文人,在此留下了歌颂灵济宫的诗文。有首诗写道:“晚来骑马过仙坛,宝芨灵文试一看。

月度三花瑶殿静,风吹独鹤玉阶寒。”又有诗云:“地可招松鹤,仙源此处通。”灵济宫的道士经常还举办讲学活动,主持讲学的人,有时是大学士,有时是吏部尚书,有时是后倍侍郎,听讲的人自然也是一些高官。每次讲学参加者多达午人很有气势,而且听过几次讲课之后,多仍攀附高官显贵者。

崇祯十五年(1642)有位大臣向皇帝写了一个奏章,说灵济宫供奉的两位真人是叛臣之子,不宜受朝臣拜跪,请示用帐幕将其塑像盖起来,停止祭祀活动。崇祯皇帝认可了这个奏本,从此灵济宫便衰落了。

民国后,灵济宫所在地,谐音为灵境胡同。以西黄城根为界,灵境胡同有东西两段,西段称灵境胡同,东段称黄城根。实际是一段东西走向的皇城旧址。明清皇城的设计是有两个西南角的。今府右街南口,是皇城的西南角,由此往北,至今灵境胡同东口,向西拐弯,直达今西黄城根南街南口,形成另一个西南角而向北拐弯,直奔西安门。就是说今灵境胡同东段往北的一片地带,早年都是皇城以内的范围。

1949年后,灵境胡同与黄城根合并,统称今名。1965年,又将八宝坑并入。

早先,它可不叫灵境胡同。明代,它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灵济宫,因灵济宫在此而得名。此宫为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下令修建,以祭祀徐知证和徐知谔二兄弟。后成为百官朝见皇帝的预演场。古木深林,巍然仙宫。西部称宣城伯后墙街,因南侧有宣城伯府第故取此名。清代,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东段音转为灵清宫、林清宫,老百姓广称为林清胡同,西段改称为细米胡同。

1911年后,东部改为黄城根,西部则改称灵境胡同。据说,宣统帝师、太傅陈宝琛住在此,天天进宫为小溥仪授课。1949年后两段合并统称灵境胡同。1965年将八宝坑并入。八宝坑位于西部北侧,为南北走向的死胡同,因地势低洼卫生差,故原称巴巴坑,后谐音雅化称八宝坑。到了清朝灵济宫逐渐荒废。

建筑特点

今胡同北的石板房头条、二条胡同一带在基建施工时,曾发现地下有古建筑基础工程,是三合土夯土,高4。5米,面积很大,其中一处东西长32米,南北长20米,疑是当年灵济宫的地基。

③夫妻肺片名字的由来

1、话说成都附近,有个成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尤其回民很多。这些少数民族因为信奉伊斯兰宗教或自己本身习俗的原因,多不食猪肉,牛羊肉就是那里消费的大宗肉食了。而且,他们一般只食用牛羊肉,对于内脏,他们一般都是丢弃了事的。每天清晨,由信教的伊斯兰屠师(我们四川管持此业的叫“刀儿匠”)念经之后,把牛屠宰分割完毕,肉送到集市上去出售,清理下来的内脏就抛弃在屠场一角,堆的很高。

2、那时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郭朝华,女的叫张田正,他们看到这些废弃的内脏都被扔掉,觉得很可惜,小两口反正也还没有事做,正耽于生计,于是就清晨就到屠场,在堆积的内脏堆中翻翻捡捡,挑有用的一些拿回家,仔细打理出来,上锅煮熟,并经过很几次的试验,把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再细细的以刀剖.挑.切.削.发加工出来,真是做到了让牛肚白嫩如纸,牛舌淡红如桦,牛头皮透明微黄,再配以夫妻两精心搭配的红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酱油和鲜嫩的芹菜等调料,因此凉拌出来的“肺片”具有颜色红亮、软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的特点。那时的成都贫民们聚居的地方,郭氏夫妇的凉拌牛杂因其价廉味美,既受买不起肉食但想吃荤腥的贫民的欢迎,又受爱其美味的市民的追捧,很快就打响了名气。因其原料是从废弃的内脏堆中翻捡出来的,加工时又都切成薄片,故称其为“废片”,又因其夫妻两一起上阵,故前面又冠以夫妻二字,到后来这到菜名气渐渐的越来越大。

3、后来公私合营,郭氏夫妇并入成都市饮食公司,公司觉得“废片”二字不怎么好听,将“废”字易为“肺”字,并注册“夫妻肺片”,这就是成都这个著名菜品名字的由来。这道菜有牛舌,有牛心,有牛肚,有牛头皮,后来也开始加的有牛肉,但唯独就没有牛肺,可偏偏又叫“肺片”。

4、将牛肉切成块,与牛杂(牛舌、牛心、牛头皮、牛肚)一起漂洗干净,用香料、盐、花椒面等各种调料卤制,先用猛火烧开后转用小火,卤制到肉料粑而不烂,然后捞起晾凉,切成大薄片,备用。

5、将芹菜洗净,切成1厘米长的段。芝麻炒熟和熟花和一起压成末备用。

6、盘中放入切好的牛肉、牛杂,再加入卤汁、豆油、味精、花椒面、红油辣椒、芝麻、花生米末和芹菜,拌匀即成。

标签: 鹤壁 名字 由来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