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淮海战役的起因

更新时间: 2024-06-14 10:03:15

(一)淮海战役的起因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愈发对国军不利,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提出了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从下半年开始,国军开始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编练强大机动兵团,造成共军对战略要点"吃不掉",对增援兵团"嚼不烂"。

一个月后,中共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对派"的任务。

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军纷纷弃城,山东境内只剩除青岛等少数据点,使得共军南下作战再无负担,同时,鉴于邱黄李三兵团的犹豫,由此,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粟裕就于1948年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1948年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二)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

1、粟裕,整个指挥多是出自粟裕的手笔,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该战役共投入解放军66万, 地方部队40万。在战役中,粟裕指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战役过后,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2、人物成就:1948年11月6日,粟裕发起并指挥的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

3、人物评价:1955年8月27日,粟裕被评为“十大大将”之一。

(三)淮海战役的具体地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四)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

淮海战役主要指挥者有粟裕、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正林等。淮海战役有多条战线,由多位将军领导,是我国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其歼敌数量之多,政治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在我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由此重创国民党军。

淮海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国民党称其为“徐蚌会战”。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粟裕、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正林等,此次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战略性的进攻。

淮海战役有多条战线,多位将军领导,其中粟裕将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粟裕是中华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首位,曾指挥了渡江战役、淮海战役、高邮战役等著名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虽然历时并不长,但是确实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为复杂的战役,在我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淮海战役纪念塔在哪里

1、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列。

2、纪念塔于1959年4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兴建,1965年落成。塔高38.15米。塔体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塔名。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

3、建成开放以来,年接待社会各界群众350余万人次。先后被中国国务院、中宣部等部门批准或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4、2017年12月2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7年12月,入选中国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标签: 淮海战役 起因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