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南极洲有哪些世界之最

更新时间: 2024-06-02 17:43:25

(一)南极洲有哪些世界之最

1、世界最寒冷之极。南极洲的年平均气温在-28℃,大陆内部的年平均气温在-40~-60℃,最低气温达-89。6℃,是1983年7月在南极冰盖高原的东方站测到的,这是目前世界上的最低气温。而北极的年平均气温较南极高20℃,北极的冬季相当于南极的夏季,南极的冬季就是地球上最寒冷之极。

2、暴风雪最强之地。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阵风可达40~50米/秒。最大风速达到100米/秒,被喻为“世界的风极”,“风暴杀手”。

3、冰雪量最多的大陆。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为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0。南极大陆上的大冰盖及其岛屿上的冰雪量约为24×106立方千米,大于全世界冰雪总量的95%。如果这些冰雪量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将升高60米,世界的陆地面积将有2200万平方千米被海水淹没。

4、最干旱的大陆。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随着大陆纬度的增加降水量明显减少,大陆中部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5毫米。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所以,南极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固态的冰雪降落在大陆后形成巨大的冰盖,加之极端寒冷的气候和极少的日照量,冰盖的累积量还略大于消融量,形成干燥的“白色沙漠”。

5、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陆。众所周知,世界五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依次是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非洲650米,南美洲600米,欧洲300米。而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那是因为南极大陆上巨大而厚的大冰盖所致。冰盖的平均厚度为2200米,最大厚度达4800米,使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2350米,居世界之首。

6、最荒凉孤寂的大陆。南极大陆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只有一些南极考察国家的科学考察人员短期的在南极工作,每年约2000人左右。大陆四周被大洋包围,极端的低温和恶劣的气候环境,大陆上仅有低等植物苔藓、地衣、企鹅、海豹等适应南极极端恶劣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本地动植物。南极称得上地球的洪荒之地和最荒凉孤寂的大陆。

7、最长昼夜的大陆。在地球的南北极圈内会出现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的奇特现象,人们称之为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是仅在南北极高纬度地区出现的一种高空物理和天气现象,是随着纬度的增高而越明显。它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轨道平面之间造成的。

8、最洁净的大陆。由于南极大陆至今没有常住居民,更没有工业废物污染,少许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旅游者的人为影响也是有限的。所以,南极大陆至今仍是原始生态、洁白无暇的冰雪世界、真正的世界野生公园和最洁净的大陆。也是科学实验最理想的圣殿。

9、海洋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南极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南大洋中的海洋生物资源尤为丰富,例如海豹、鲸、鱼类和富含高蛋白的南极磷虾资源。据1980~1990的10年间,2次国际南大洋海洋生物资源调查获悉,南大洋中蕴藏有15亿吨的磷虾资源,是地球上海洋生物资源量最丰富的地区。除了南极生态系统自然摄食和消耗外,人类每年可从南大洋捕获1/10,即1。5亿吨的磷虾资源量,而不会影响南极的生态系统平衡。这一捕获量相当于全世界海洋水产品的2倍。所以,人们将南极磷虾资源喻之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蛋白资源仓库。

10、臭氧耗损最为厉害之地。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报道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研究表明,南极大陆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明显减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于1982年10月首次出现了臭氧含量低于200个臭氧单位的区域,形成了臭氧洞。通常,在南极上空臭氧洞于9月下旬开始出现,在10月上旬臭氧洞的深度达到最深,面积达到最大,于11月底12月初臭氧量迅速恢复到正常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臭氧洞持续发展,臭氧洞最大覆盖面积达到24×106平方千米,面积相当于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领土面积的总和。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提醒人们,大气臭氧层---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天然保护伞正在受到严重的破坏。

(二)南极洲冰雪的平均厚度是多少

南极洲冰雪的平均厚度是2000米。

南极洲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地区为巨厚的冰川所覆盖,只在南极大陆边缘区域有季节性的岩石露出,其余的绝大部分常年都覆盖着冰川。

南极洲冰层的平均厚度为2000米左右,最厚的地方达480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总体积为2800万立方千米。如果将南极的冰川全部融化,那么全球平均 海平面将升高55米至60米。

(三)南极洲为什么无人定居

南极洲无人定居的原因是:南极洲没有工厂、农田,靠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人类无法在南极生存,这是因为当地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但冬季极端气温很少低于-40℃,现在世界上最低的气温记录是-88.3℃,它便是1960年8月24日由前苏联的东方站测定的;南极洲还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几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极地气旋从大陆以北顺时针旋转,以长弧形进入大陆,除西南极的低海拔地区以外,这些气流很难进入大陆内部。但是,在气旋经过的南极半岛末端(包括乔治王岛),年降水则特别丰富,可达900毫米;南极大陆98%的地域终年为冰雪所覆盖。冰盖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2000米—2500米,最大厚度为4800米,它的淡水储量约占世界总淡水量的90%,在世界总水量中约占2%。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地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60米,我国东部的经济特区将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四)南极洲周边有哪些国家

南极洲周边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国家。南极洲是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公里。

(五)世界最大的冰下湖

湖泊,指的是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全世界目前共有湖泊270万平方公里,占了陆地面积的1.8%,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旅游资源。

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大家都知道是里海,那么世界上最深的湖又是哪个?就让城市文化为你介绍世界十大最深湖之世界最大的冰下湖,南极洲沃斯托克湖。

沃斯托克湖,又称东方湖,是南极洲140个以上冰下湖、地下水体最大者,也是世界最大的冰下湖,它坐落在77°S,105°E,距南极海岸线1500公里之处,海拔高度3500米,沃斯托克湖接近俄罗斯沃斯托克站(即东方站)的下方,冰层表面之下4公里处。

沃斯托克湖长约为250公里,宽约为50公里(在最长的点上),面积15690平方公里,大约和五大湖中安大略湖的大小相等,估计的湖水体积约为5400立方公里,且皆为未冻结的淡水。湖的平均深度为344米,最大深度达到1000米。

沃斯托克湖被一个山脊分成两个主要的盆地构造,该山脊的深度约为200米。而两个盆地中,北方的盆地约深400米,南方的盆地约深800米。因为被沃斯托克湖分为两个盆地构造,所以科学家们认为,这两个独立生态系的化学、生物因子应该都不太相同。

沃斯托克湖被发现的历史并不很长。1960年,俄国地理学家安德里·卡皮查飞越沃斯托克地区上空,发现冰原上有一个巨大的平坦地区。他认为冰川下有一个湖。但这个看法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1996年,俄罗斯和英国的科学家借由许多资料的分析,发现了这个湖的存在。这些资料包括了透冰雷达、镭射高度计及重力测量仪。科学家已证实,沃斯托克湖拥有大量的液态水,尽管这些水被封存在厚实的冰冠之下。因此沃斯托克湖有可能是地球上水量变动最小的湖泊。它所拥有的水非常古老,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形成。

沃斯托克湖是一个贫养的(缺少养分的)极端环境。湖水为氧气的过饱和溶液,浓度约为一般淡水湖泊的50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沃斯托克湖上方的沉重冰冠造成的压力。氧气及其他气体不只溶解在水中,还形成晶笼(clathrate)。

晶笼是指溶于水中的气体分子,在水结冰时,被二十几个水分子所围成之正十二面体关起来的晶体结构。晶笼结构的外表看起来就像是冰块一般。这种晶笼只在高压环境,例如沃斯托克湖或深海形成,在一般压力下是不稳定的。因为这样,当水从沃斯托克湖被释放出来时,可能会像摇过的汽水一样喷出。截至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沃斯托克湖中存在生物。

沃斯托克湖的平均水温为零下3摄氏度。使水在其凝固点以下还能以液态存在的原因,一般认为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

1、来自地心的热力使湖底的温度上升,进而使水维持液态。

2、厚重冰层造成的巨大压力使水的凝固点下降。

3、厚实的冰层使湖水与南极地表寒冷的空气隔离。

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有像沃斯托克湖这般高浓度的氧气。任何在此生活的生物必须要有应付高氧气浓度的能力。它们必须演化出特殊的构造,像是特殊的酵素,确保它们不被高浓度氧气影响。

沃斯托克湖的环境与木星的其中一个卫星,木卫二非常相似。假若能在沃斯托克湖中发现生物的存在,或许能够为“木卫二冰层下的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的争论提供有力的证据。

标签: 南极洲 哪些 世界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