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

更新时间: 2024-06-17 14:02:48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

2)怎么理解通货膨胀概念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以不同形式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3)利用通货膨胀进行强制储蓄的弊端

1、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持有货币会遭受购买力下降的损失。为此,企业和居民都会尽力把现金转化为实物资产或增加目前的消费,致使社会储蓄率下降,从而使投资率下降和经济增长率下降。

2、在持续性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受严重破坏,企业和居民面对不断变化的价格将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出现资源误配置现象,从而影响经济增长。3、许多国家实行累计税。在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和个人将因为名义收入的提高而承担较高的税赋,这会影响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4、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一定时间,企业和居民便会产生预期,造成物价与生产成本的螺旋式上升,形成恶性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崩溃。

4)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

5)通货膨胀的原因宏观经济学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平衡汇率例如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原因增发货币。根本原因,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标签: 如何 理解 通货膨胀 定义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