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傣族织锦

更新时间: 2024-06-03 10:42:06

1)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傣族织锦

傣族可以说是美女之乡,亭亭玉立的身影再加上无与伦比的傣裙,是西双版纳街头最动人的一道风景线。傣族织锦是傣族文化最真实的写照,它不仅美观精致,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傣族织锦从古代流传至今,一直都是傣族人民的骄傲,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傣族织锦吧。

傣族织锦最早应该出现在唐代,那时便有傣锦向朝廷进贡的记录,体现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分工。其实,直到现在,傣族人结婚时,都要有傣锦织的床垫,也就是最原始的“席梦思”。即使不会做的人家,也会请人织。

在以前的傣族宫廷,对每个村子都有进贡的分工,如曼乱点村便是专门为宫廷织锦的村子,它是历史上有名的傣族织锦村,被版纳州命名为傣族织锦之乡。

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主要产地公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一带。傣锦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在许多其他民族农耕社会相关的手工艺都消亡的时候,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

傣锦是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当地称“娑罗布”。汉代傣族属“哀牢”。傣锦也有棉织锦和丝织锦二种。棉织锦基本用通纬起花、丝织锦则既有通纬起花有断纬起花。棉织锦以本色棉纱为地,织以红色或黑色纬线。德宏地区傣锦常用红、黑、翠、绿结合。图案有狮、象、孔雀、树木、人物等。织幅一般33厘米,长度约50厘米,多用作被面,亦作工艺美术装饰织物。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傣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图案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挡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

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倘若结错一根细线,就会使整幅傣锦图案错乱,可见傣锦的工艺要求极严。

傣族人早在唐宋时期就会用棉线和丝线织傣锦。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作为一门非常古老的纺织工艺,傣锦对花纹的组织有着自己的严谨。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

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题材,所织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特别是凤凰展翅、大象、马、塔等图案,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寓意深远五彩斑斓的图案,充分显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今天,傣锦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除了制作统裙、挎包、床单、被面、窗帘、手巾外,还设计制作出了傣锦屏风、沙发垫等新品种,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您可能还会喜欢:

黎族奇葩传统的织布染布技艺

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音乐特点

揭秘:历史悠久的哈萨克医学

哈萨克族曲艺形式的一种:铁耳麦

2)独具民族特色的塔塔尔族舞蹈文化

就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位于我国新疆自治区的塔塔尔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他们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更是细致到将舞蹈分为了作歌舞、节庆歌舞、婚礼歌舞和模拟歌舞等。

接下来我们就到塔塔尔族文化欣赏一下他们的舞蹈吧!

塔塔尔族能歌善舞。多少世代以来,塔塔尔族在欢乐的节日、劳动的余闲、迎接贵宾的盛典都要载歌载舞。塔塔尔族的民间舞蹈艺术,将音乐、诗歌、舞蹈融为一体,吸收了维吾尔族、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早在唐宋时,鞑靼部曾派遣歌舞艺妓随使团前往临安,演出了传统的《鞑靼舞》。

塔塔尔族民间舞蹈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作歌舞、节庆歌舞、婚礼歌舞和模拟歌舞等。?

劳作歌舞有《农耕舞》、《狩猎舞》和《放牧舞》等,反映了塔塔尔人和勤劳和智慧。节庆舞主要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踢踏舞》,在婚礼歌舞中,年轻人最爱唱最爱跳的是《艾皮拍》。模拟舞有《白天鹅》、《骏马与马嚼子》等。?

塔塔尔人崇尚白天鹅的纯真、美丽和坚毅,以及对爱情和自由的忠贞不渝。《白天鹅》舞蹈正是塔塔尔人这样审美观与道德观的艺术体现,而《骏马与马嚼子》则表现了塔塔尔青年骑马在草原上飞奔的情景。

塔塔尔族的舞蹈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主角都由女子扮演。其舞蹈特点是:动作灵活,活泼多变。男子多腿部动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动作。舞曲一般都节奏鲜明,轻松愉快。音乐旋律和舞蹈形象都十分优美感人。塔塔尔族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节日喜庆时人们还举行舞蹈比赛,特别是每年春天举行的盛会——“撒班节”,即犁头节,他们总要选择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尽情的欢歌起舞,如痴如醉。独具民族特色的塔塔尔族舞蹈文化。

在新疆塔城、伊宁等地居住的塔塔尔族人喜欢跳的一种民间舞蹈——踢踏舞。先由一人或几个人随音乐节拍领舞,随后互相邀请形成分组对舞。节奏感强,男子有时伴有拍手、拍胸、拍肩、拍腿的动作或叉腰碎点步、大蹲,跳换伸腿等。女子边跳边晃头巾或手帕,围观的人也边拍手边吹口哨。常用手风琴、曼多林等伴奏。

3)独具民族特色的东乡族姓氏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姓氏,据统计百家姓里也包含了许多的少数民族姓氏。而少数民族的姓氏都有着属于当地特色,在东乡族他们的姓氏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对于东乡族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东乡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东乡族的姓名,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原先是没有姓的,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后,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遂有用姓之习,并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因而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白、牙、丁、米、坡、下、且等姓,并以马姓最为普遍。

马姓所以居多,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首音“穆”,取谐音“马”为姓,此外,还因村寨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称谓时要在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马、东达恒马等。不同村寨的马姓分属不同的阿恒德,别的姓亦有类似情况。

东乡族中的汉姓,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几乎每一个东乡族人都有一个汉姓,究其来源,有的是皇帝赐姓。如高、赵、陈、康、张、王、李等。有的是融合到东乡族中的别的民族,将其所采用的汉姓带进来。如蒙古族人把根据自己的习惯所采用的汉姓,如羊、妥二姓带进了东乡族。

现代的东乡族人,有姓之外,还有一个经名和汉名,有的仅有经名,没有汉名。所谓经名,即伊斯兰教名。由阿訇从《古兰经》中选取,或以伊斯兰教圣贤名为名,如穆罕默德、欧麦尔、素赖德、达吾德、海底彻、法图麦等。或以伊斯兰教历的贵重月份或日子为名,如斋月出生的孩子,取名为“尔德”;主麻(星期五)生的孩子,取名为“主麻”;或以向阿訇学习经文的满拉为名,取名“满拉”。

由于经名用阿拉伯语,有的音节很长,称呼时很不顺口。东乡族人便把音节较长的经名加以简化,如伊斯哈克,简称哈克;优素福,简称优素;阿依舍,简称阿依或阿舍。有的地区在简化之后,加上一“子”字来称呼,如穆罕默德称作“穆罕子”。

取经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请阿訇取经名的时间,老教是在给婴儿喂奶前,新教是在婴儿出生后七天。取名时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阿訇对着婴儿先低声念大宣礼词,再念小宣礼词,念毕,在婴儿的耳朵上吹一下,先右耳,后左耳。然后,从《古兰经》中选取一个经名,告知家人。为婴儿所取经名,不得与婴儿的父母或兄姊重名,否则,必另起一个。但婴儿的经名可与已故的祖父母名字相同。

东乡族人有的既有经名,又有汉名。经名在本民族内部、家庭或宗教活动中使用;汉名在本民族外部,或与别的民族交往中使用。今天使用汉名者较为普遍。

东乡族人的称呼法是,平时见面称呼时,与汉族相同,一般用姓名全称,亦可只称其名;若在庄重的场合,采用经名加汉名的称呼法,如伊德莱斯·马正廉,库丽苏姆·白淑珍。书写时要在经名与汉名之间加圆点隔开。

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特别对那些有名望者,不直呼其名,而以其祖籍的村地名代替。有时,为了表示敬爱或亲近,还常用一种亲昵称呼,即取经名中的首字音,再加“哥”字表示。

东乡族还有讳名的习俗,儿女禁称父母的名,妻子禁叫丈夫的名,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长者的名,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而受到斥责。

4)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傈僳族油盐茶

茶文化一直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在中国各地人们也将茶文化得到了很多的传承。傈僳族是一个朴素且好客的民族,他们有着一种广为流传的饮茶方式,那就是和油盐茶,油盐茶的制作方法奇特,非常的具有傈僳族特色。那么,对于傈僳族的油盐茶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傈僳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傈僳族,唐代称其为“傈蛮”或“栗粟”,明清时称其为“力”或“栗粟”,主要聚居在云南的怒江,散居于云南的丽江、大理、迪庆、楚雄、德宏,以及四川的西昌等地,这是一个质朴而又十分好客的民族,喝油盐茶是傈僳人们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饮茶方法。

傈僳族喝的油盐茶,制作方法奇特,首先将小陶罐在火塘(坑)上烘热,然后在罐内放入适量茶叶在火塘上不断翻滚,使茶叶烘烤均匀。待茶叶变黄,并发出焦糖香时,加上少量食油和盐。稍时,再加水适量,煮沸2-3分钟,就可将罐中茶汤倾入碗中待喝。

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油和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油和盐,所以,喝起来“香喷喷,油滋滋,咸兮兮,既有茶的浓醇,又有糖的回味”佤族同胞常用它来招待客人,也是家人团聚喝茶的一种生活方式。

公元1世纪左右,傈僳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共同生活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也就是今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3世纪以后,傈僳族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不断向西南迁徙融合,到公元8世纪,在今天云南西北地区出现了“栗粟”的部落。15至19世纪间,逐渐迁移到怒江流域,其间一度隶属于丽江木氏土司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怒江傈僳族还保持有原始社会公有制和家长制的残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傈僳族社会发展较快, 1954年8月在傈僳族聚居的怒江地区成立了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文有两种,一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制的用变体拉丁大写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另一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7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分别称为“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油盐茶,僳僳语“华欧腊渣渣”,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用小土陶罐将茶烤至焦黄,加入开水,然后放入油、盐,再加开水煮沸3~5分钟。这种茶汁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别有风味。

标签: 具有 浓郁 民族 特色 傣族 织锦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