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更新时间: 2024-06-02 09:57:21

(1)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1、根据政治、军事、学术研究等方面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朝廷分别设立科目,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实效性。2、允许士人(读书人)向所在州县官府报名应考,无名额限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3、通过逐级考试的方法,筛选人才。在人才选拔上,基本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唐朝。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2)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

科举制的实质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的统治。

科举制:是一种官员,尤其是文官的选拔制度。因以分科考试选举官员,故名“科举”。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中国自古在选拔官员时对出身的束缚,使得如魏晋时“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这样的由门阀士族所把持朝政的局面在中国几乎消失。同时科举也催生了一个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阶级,即士大夫。科举制的影响不仅仅在中国,古朝鲜、古越南和古日本等亚洲国家都曾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种面向全国大多数人民的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

(3)科举制的好处

1、 统一了思想,科举制度使得对官方思想的研习成了知识分子晋升最主要的通道,而人又是趋利避害的,所以潜移默化的统一了社会的思想;

2、 科举制度提供了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使得社会的阶级流动性增加,为个人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 当科举制度成为了官员选拔的最主要方式后,世袭的官僚家族没落了,使得国家的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之手;

4、 不分贵贱阶级的科举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发现并培育了更多的人才;

5、 科举制度给了全体知识分子一个晋升通道,笼络了知识分子,等于控制了社会的话语权,左右了社会舆论的走向;

6、 科举制度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最大限度的抑制了选拔官员时的腐败滋生。

(4)宋朝以来科举制的发展

宋朝以来科举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改革时期:宋代常科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中落创新: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鼎盛时期并走向僵化: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明

标签: 科举制 主要 特点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