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关于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更新时间: 2024-06-02 10:59:21

(一)关于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

(二)为什么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蔺相如和廉颇都是赵国“上卿”,区别是蔺相如是右上卿,廉颇是左上卿。

古时候,同一级别文比武高,右比左高,文官站右,武官站左。

古代人以右为尊,所以在地位上,蔺相如比廉颇高一点。

(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3、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四)蔺相如是如何做到完璧归赵的?

蔺相如完璧归赵过程如下。

1、战国时期,赵国得了个稀世之宝叫和氏璧。秦昭王非常喜欢这个宝物,就派人送信给赵国的赵王,表示秦国愿意以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王怕得罪秦国,便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后,见到秦王。秦王一看这和璧洁白无瑕、烁烁闪光,就释手。他的大臣也纷争相传看,却压根儿提交城的事。蔺相如见秦王没交换诚意,就走上去说:“这璧上有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大王看。”秦王便命令侍臣将璧递给蔺相如。

2、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声色俱厉地说:“赵王斋戒5天,亲手将国宝交给我,我这才奉璧来到秦国。而大王却只顾君臣观赏,不提交城的事,可见以城换璧是骗人的托词。所以,我要将璧收回,大王如果要逼我,我情愿和璧一起撞碎。秦王忙赔不是,并让大臣拿出地图,装作样地把要割赵国的15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

3、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宝物秦王也必须斋戒天,以最高的礼接受它。”秦王看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答应了。蔺相如料定秦王不会给城池的。当天夜里,他便派手下化装成老百姓,带着和氏璧回赵国,实现了“完璧归赵”的诺言。

标签: 关于 蔺相如 将相和 故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