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批判宗教的

更新时间: 2024-06-02 03:13:56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批判宗教的

宗教的根源是对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无知和无能为力。宗教信仰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在历史上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由于他的发生的根源,它只能随着根源的消灭而消灭,只能自然消亡。宗教有五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被压迫人民团结奋斗的纽带、旗帜。要历史地看待,不能简单否定。宗教矛盾在民主改革和所有制改造完成后,将逐步演变为劳动人民间信仰和不信仰的矛盾。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改革自由的政策。批判包办子女信仰宗教。要把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帜抓在我们手里。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分离。用和平改革方法,改革宗教制度,废除封建剥削和特权。在党内进行无神论教育,在信教群众中有步骤地进行科普教育。

2)世界三大宗教的经典名著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的经典名著为《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名著为《古兰经》,佛教的经典名著为《佛经》。

在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包括三大流派,即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其中新教与天主教信徒较多,东正教教徒相对较少;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派别,其中逊尼派占多数;佛教则有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派系。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虽说是三大宗教,但三大宗教提倡和平共处,可以相互交流文化。“慈悲”、“博爱”、“和平”是这三大宗教的真谛,同时这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目标。

3)来源于宗教的成语

1、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2、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3、混世魔王: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4、群魔乱舞: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5、妖魔鬼怪: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6、顶礼膜拜: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4)关于民族与宗教的一点认识

民族宗教是指民族成员所共同信奉的宗教。这种共同的宗教信仰往往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紧密地相结合,其崇拜的神灵或信仰的对象有时就是本民族的守护神或传说中的始祖。民族宗教是由氏族—部落宗教发展而来的。早期一般带有比较鲜明的民族性,不对外宣传,亦不争取外族人加入。民族灭亡后,其宗教也随之灭亡。随着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某一民族上升为国家的主体民族或统治民族之后,民族宗教彻底摆脱了原始宗教的性质,转变成为古代的国家宗教。后来,一些宗教的发展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演变成为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被认为是三大世界宗教。

5)世界三大宗教的区别是什么

基督教: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为三大教派。特点:博爱,人人平等。基督教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经典《圣经》。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部、非洲大部、美洲大部、亚洲一部分,可以说范围和影响都很大。

伊斯兰教: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特点:顺从安拉、崇尚和平、祈求安宁。伊斯兰教喜爱的绿色就代表着和平之意。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斗岛。创始人为穆罕默德。经典《古兰经》。伊斯兰教主要分部在阿拉伯半岛,北非中亚和南亚地区,范围不大。

佛教: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经典《金刚经》等。佛教是在分部在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韩国及东南亚泰国等一些国家,范围最小。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如何 批判 宗教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