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中国古历史简介

更新时间: 2024-06-04 00:47:15

(1)中国古历史简介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民族,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600万。本期民风民俗,讲讲中国大民族怎么融合的。

中华民族在患难中融合,源于公元前2700年至前2200年的大洪水,炎黄时代,中国各部族进入大发展时期,不断交流与融合,但因为生产力相对落后,尚未真正形成统一的民族,到前2200年前后,在不断迁移、与洪水抗争的过程中,由大舜所代表的华族与大禹所代表的夏族的民族大联合最终完成了华夏民族的统一。

华,象形字,花的形状,引申为光彩绚丽等,但华之所以能代表中华民族,是与有虞氏舜帝有关,舜名字为重华,舜字本义为一种蔓类植物,花开遍地相连,故有重华之名,后人传说舜帝重瞳,即瞳孔双层,光彩异常,故称重华,应属附会。

舜部族是古代东夷白虎(即虞)部的一支,居住在鲁西泰山南北,后因洪水,经豫东通道(南北都为海水侵入,孤岛山东只在这一沼泽地区与中原相接)西行,北面受到南太行山共工炎帝部族、西部受到嵩山鲧部夏族的阻拦,只能在豫中东虞城一带发展,再后来联手山西地区的陶唐氏黄帝部族击败共工、鲧部族,才得以向西发展壮大。

舜部族是洪水期东夷民族劫余的精华,在制陶、畜牧狩猎、农业等领域都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加上先与陶唐部族联手击败共工、鲧等部族,北驱穷奇黄帝族,南逐三苗炎帝族,又联手夏族替代陶唐氏势力,终于占据中原最强势地位,成为华夏盟主,华族位处九州之中,故称中华。

虞舜最重要的贡献是,在洪水面前,促进各族最大程度的融合,领导各族与洪水抗争,所以“虞朝”虽然短暂,但功勋盖世,因而虞舜之名“华”就成为民族品牌为后代铭记,中国人崇虎为动物之王,就象总以华族为首一样。

夏,象形字,头、双手、双腿构成的人形,本义指大人(与大的意义完全相同),类似今天的“山东大汉”。

夏,能代表中华民族,是因为以大禹为代表的夏族能象大舜为代表的华族一样,领导各族战胜洪水,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夏禹等同于大禹。

古代夏人属东夷龟蛇部的一支,居于今鲁南一带,世代擅长治水(如修、熙、台骀等),洪水期西迁山西,长期居于汾河中下游一带,建立早期的西夏国。

陶唐氏尧部族崛起后,因洪水从河北中部迁入山西,占据西夏北部地区而有“唐伐西夏”致使西夏亡国;夏部族被挤压到运城盆地一带后,持续南下河洛九州,后来缔造出鲧、禹等治水英雄。

陶唐氏后期,夏族自西向东发展,与自东向西发展的有虞氏华族结盟,和陶唐氏鼎足而立,并最终继有虞氏之后建立华夏联盟国家夏朝;后,是东夷民族继皇、昊、帝、大之后对于领袖人物的尊称,夏后即夏王、夏族首领,跟后世所称“大人”类似,但地位更近于“大王”。

迄今鲁南仍称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为“大”或“大大”,而秦晋之间因为是夏族早期和晚期根据地在历史上被称为大夏。

由于夏王朝是在与华族联手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华族与夏族在整个夏朝共同兴衰进退,华族后裔的商族与夏族分支的周族又相继立国,虞夏商周四代的华夏联盟存在了整整两千年,所以把中国称为华夏,把民族称为华夏、中华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

(2)全国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我国各民族都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共同维护伟大祖国统一安全,共同反对一切民族分裂活动,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才能具有不可动摇的根基。

(3)中国各民族代码分别是多少

01为汉族;

02为蒙古族;

03为回族;

04为藏族;

05为维吾尔族;

06为苗族;

07为彝族;

08为壮族;

09为布依族;

10为朝鲜族;

11为满族;

12为侗族;

13为瑶族;

14为白族;

15为土家族;

16为哈尼族;

17为哈萨克族;

18为傣族;

19为黎族;

20为僳僳族;

21为佤族;

22为畲族;

23为高山族;

24为拉祜族;

25为水族;

26为东乡族;

27为纳西族;

28为景颇族;

29为柯尔克孜族;

30为土族;

31为达斡尔族;

32为仫佬族;

33为羌族;

34为布朗族;

35为撒拉族;

36为毛难族;

37为仡佬族;

38为锡伯族;

39为阿昌族;

40为普米族;

41为塔吉克族;

42为怒族;

43为乌孜别克族;

44为俄罗斯族;

45为鄂温克族;

46为崩龙族;

47为保安族;

48为裕固族;

49为京族;

50为塔塔尔族;

51为独龙族;

52为鄂伦春族;

53为赫哲族;

54为门巴族;

55为珞巴族;

56为基诺族。

(4)我国各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苗族,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布衣族,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侗族,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断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的图案。瑶族,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壮族壮族男子多穿对襟的上衣,纽扣以布结之。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绣有彩色的花边。

标签: 中国 历史 简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