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名句

更新时间: 2024-06-17 11:37:15

一)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名句

描写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描写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描写七夕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写除夕夜: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1、除夕,一年农历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称的过年了,这是中华民族全世界所有华人都会过的一个节日。风俗是家家户户给压岁钱,在农村会祭祀,贴春联,放鞭炮,辞旧迎新,大人小孩老人会换上新衣服。

2、元宵节,过完年的农历正月15,是过完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之始,因此古人对此加以庆祝,风俗一般是吃元宵、猜灯谜等。

3、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风俗是吃月饼、赏月,重阳节大约在战国时期形成,风俗是登高、插茱萸。

4、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5、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医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节俗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祈福纳祥类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放纸龙等,压邪攘灾类习俗主要有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拴五色彩线等,节庆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黄等。在传统节日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与春节一样,其习俗蕴含着祈福、消灾等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一种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1、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承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

2、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

3、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信念。古老节日是人们基于原始信仰以及为了适应生活需要而创造的民俗文化,古时代一些流传至今的节俗活动,清晰地记录着古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

4、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构成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四)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1、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3、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标签: 描写 中国 传统节日 名句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