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数产生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01:10

一)数产生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原始社会中,人们进行生存活动总要和野果、鱼等打交道,便逐渐形成了数的概念。刚开始,人们用脚趾和手指等来计数,但很快就发现不够用,便又用石子来计数。但石子一颗颗的数也是很麻烦,于是人们就用大一点的表示一定量的小石子。之后就又发明了算筹。可是算筹也不是很好使用的方法。于是就在树皮等物品上刻一些符号,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数字。人们不断探索,,发明了二进制、十进制、六十进制等。

二)关于舟字的历史演变

1、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现在已发展成一项国际上的体育盛事。 龙舟装饰得很美丽,修长的船身,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但舟“字,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图象,只是很简单的水上交通工具。

2、甲骨文中,已有很多”舟“字,金文中的“舟”字,活脱脱就是一只舢舨的形状。这些字形,虽然经过多年演变,和现在通行的楷书,分别也不大。

3、”舟“字是一个部首。在“舟”部的字,都与船只有关,无论大船或小船,简陋的船或华丽的船,都放在这部中,舢、舨、艇、舫、舰。 篆书的“舟”字,稍稍变形,则像月字。“前”、“俞”、“服”、“朕”几个字中的“月”字,原本都是“舟”字。因此,由这几个字作为部件构成的字(如“剪”、“偷”、“胜”等),面都有“舟”字。

三)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下。

1、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是从商朝开始的。

2、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由于它铸刻在钟鼎上,所以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点画圆浑,体势雍容。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但比甲骨文更规范,结构更整齐。

3、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这种字体叫大篆。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

4、秦统一后,为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统一文字。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标准写法,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5、篆书笔画圆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象形的意味,但符号性显然大大加强。小篆使文字规范了,但书写还很不方便,因此,在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

6、隶书字形扁平,字的构架多有方折棱角,笔画有粗有细,形成波势和挑法,所谓“一波三折、蚕头燕尾”。从篆书到隶书,是一次更大的变化,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此,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了。

7、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楷书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从隶书到楷书字形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书写时把隶书的波势挑法改变成定型的勾撇,使字形更加方正平直,书写更为简便。

与楷书并行的还有草书和行书。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气势连贯、字形奔放。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简便,且比草书易辨认。我们可以通过下图体会汉字的演变。

四)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主要出现了的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历史演变如下:

1、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笔形细瘦,大小不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2、金文主要是指西周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的笔画丰满粗肥。西周时期,经济发展,出现青铜器;

3、小篆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推行的全国标准字体,字形匀称、整体;

4、隶书,在秦后期开始,至汉代发展成熟;

5、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广为流传;

6、草书在汉末唐初逐渐开始流行,它笔画粘连,字体多变,不易辨认;

7、行书最早产生于东汉末,由于其笔画连绵,易写好认而广受欢迎,一直运用至今。

标签: 产生 历史 演变 过程 怎样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