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端午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更新时间: 2024-06-02 16:18:33

1)端午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端午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1、端午节的来历1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2、端午节的来历2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2)端午节的来历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1、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龙祖的习俗。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忠君爱国,后亦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2、总的来说,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迄今。

3)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端午节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相传,当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国破人亡,内心愤恨不已,写下一篇《怀沙》之后投汨罗江身死。

人们为了不让江河里的鱼虾吃食屈原的尸体,纷纷投一些江米,红豆之类的食物,喂它们。

人们到端午节那天还要龙舟比赛

人们都会吃粽子在端午节

4)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1、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2、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吴越先民以“龙”为图腾,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关于龙的传说,在《易纬通卦验补遗》等著作中有相关记载:“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路史》:“天皇氏骧首、鳞身”。《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以“龙”为图腾,在图腾时期,四支族的四龙各治一方,而以团族的一龙为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龙分治五方之说(闻一多《端午考》)。这些龙的历史传说,其实即是源于上古吴越先民对龙的崇拜与信仰。

3、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事实上,我国南方吴越一带直到东汉时才开发。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5)端午节的来历100字

端午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1、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真身。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3、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标签: 端午节 来历 左右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