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子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51:44

1)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子

1、其中有强身健体缘由。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大人小孩都要吃“五子”,即粽子、蒜子、鸡子(蛋)、口子(蕌头)、包子。端午节当日以“五子”为早餐,大概是因为在端午时节吃这些东西,可以排除身体毒素,又可为身体补充营养,可以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

2、另外也是因为口口相传的习俗。各地风俗都不尽相同,也有说是其他五子的。例如在桂林,是要吃咸蛋的,端午节是要吃“五子”——粽子,桃子,李子,蛋子(咸蛋),鸭子 。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子

驱赶蛟龙:《初学记》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纪念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寓意求子:九子粽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多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功名得中:“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光宗耀祖:“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子

1、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的诗人屈原。

2、相传楚国诗人屈原对楚国灭亡无力回天,由于亡国之痛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殒身,这就为端午节渲染了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屈原死后楚国的民众非常痛苦,为了避免河中的鱼虾损伤到屈原的尸体,附近的渔夫和村民都自主的拿来自己家准备的饭团,以及鸡蛋等食物扔到江里,希望通过这些食物喂饱河里的鱼虾,这样就不会损伤屈原的躯体。

3、也有的人会把随身携带的竹筒中放一些糯米,既能够吸引鱼虾又能够起到一定的驱邪作用,避免水中动物蚕食屈原尸体。从此以后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楚国人在每年屈原投江这一天就会自觉的,将竹筒里装满米和其他食品用来祭奠屈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亡国的悲伤之情。后来这些竹筒米经过进一步的简化和改进,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粽子。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就有吃粽子的习俗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们对美食和口味也有了不同的追求,所以就形成了现在的莲子、绿豆、冬菇、花生、五花肉等多种材料做的粽子。

4)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自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旧保持寒食节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标签: 端午节 为什么 五子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