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简述西安事变的意义

更新时间: 2024-06-16 20:16:51

1)简述西安事变的意义

1、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2、张杨两将军发动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就建议:“根据我两年来的观察,蒋可能抗日,他错在先安内后攘外,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定能扭转过来。”

3、中共中央坚持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感到又突然又欣喜,接连召开会议研究。在统一思想后,派周恩来等领导人前往西安谈判,一直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4、西安事变也教训了蒋介石。成为阶下囚的蒋介石看到如内战再起,他难免不死于南京的狂轰滥炸,因而于17日下令何应钦停止对西安的讨伐。

5、事变的成功发动使他认识到人心向背,抗日的怒潮非几十万大军所能阻挡,不得不正视历史发展趋势,择善而从,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因而派宋氏兄妹同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谈判,并当面向周恩来表示:由宋子文、宋美龄、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周恩来解决一切。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直接去谈判。

6、离开西安后,虽然违背诺言,扣押张将军,陈兵潼关,但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而是以军事为后盾进行政治分化。顾祝同进入西安后,未动兵刃,蒋介石又速派张冲赶赴西安,参加和周恩来的谈判。随后,蒋介石一在杭州,二在庐山,最后在南京和周恩来多次谈判,终于于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7、这一切变化都与西安事变密不可分。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国家民族一大危机,“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

2)西安事变的过程

西安事变的过程:

1、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到蒋介石拒绝;

2、1936年12月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见蒋介石,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到蒋介石的再次拒绝;

3、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3)西安事变时间

1、西安事变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

2、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4)张学良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

1、张学良将军在抗争时期主张的攘外安内政策,因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相左而直接导致了西安事件的爆发。

2、强烈的息争御侮爱国思想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促使。

3、中国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4、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

5、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标签: 简述 西安事变 意义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