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孔子和孟子的主张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 2024-06-03 07:29:19

一,孔子和孟子的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的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爱民”。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德治民,克己复礼”,孟子的政治思想是“民贵君轻”。

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礼上,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爱民上。

二,孔子和孟子反对战争的名句有哪些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3、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三,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异同

相同的方面有:

1、都视中庸之道为最高的德行与至善;

2、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评价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体;

3、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所内涵的辩证法思想。

不同的方面有: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对来说,在内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说是种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则相对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可说是种性情中庸;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所以,要想实现好的德性,实现中道,就得注重习惯的作用,在日常行为中积累达到;孔子则认为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实际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本有的。所以,只要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修养就能逐渐体认自身本有的德性,从而实现中庸之道。

四,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儒家和墨家是两个著名的学派,儒家创始人孔子被世人称之为“万世师表”,继孔子之后墨子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常考的两个流派的人物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著作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这本著作中,其中有很多话都是孔子教育的思想观点,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古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但这本书并非孔子本人书写,而是由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记录下来。

记录墨翟言论、思想和实践和墨家各方面成就的资料主要是《墨子》,这本书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近代人们才开始研究和重视,墨家的精神才得到人们的倡导。

二、教育目的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培养实现这一类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

三、教育对象

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广泛吸收学生。他说“自行束xiu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只要有人带着十条肉干来找我,我没有说不给他进行教诲的)。

墨子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面向天下,在民间广泛招生,招生办法灵活多样。

四、教育内容

孔子在私学中的教育内容《论语》所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主要是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行”指品行;“忠”指忠诚;“信”指信实,后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墨子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教育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政治和道德教育;(二)科学和技术教育;(三)文史教育;(四)培养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

孔子的方法包括以下: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好学与实事求是等。

墨家的教育方法与儒家大有不同,包括:主动、创造、实践、量力。

总之孔子和墨子作为当时社会的显学流派。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当今也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学习的意义。

标签: 孔子 孟子 主张 何不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