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打铁花是哪的民间艺术

更新时间: 2024-06-16 11:37:30

1)打铁花是哪的民间艺术

打铁花在山东,河北,湖北等地都有。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是豫晋地区传统的烟火,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打铁花是在铸造器皿时发现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场景十分精彩壮观。

什么是打铁花

打铁花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流行,其中河南山西的打铁花最为典型。开封的打铁花更是民间艺术之首,在打铁花表演时,人民会搭起花棚棚子上绑满烟花和鞭炮,在设置一熔炉的铁汁,通过表演者将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铁花。

打铁花的场面十分壮观,惊险刺激,往往能吸引大量人群前来围观。打铁花能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花与“发”相谐音,寓意生意兴隆,越打越发,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被击打的铁花在空中绽放,场面极为壮观。

打铁花也叫打铁水,铁花被击打时点燃棚子上的鞭炮,铁花飞溅,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十分热闹,其美丽景象不亚于烟花在空中绽放。打铁花其实烫不到人,主要是利用金属导热速度快,在空中瞬间冷却,化为细小的颗粒,制造出火树银花的景象。

2)什么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

1、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2、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3、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4、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历经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与中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5、它自身存在过程中所具有的互为矛盾,又互为统一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其对于不断变革侧自然选择方式,从而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拉开了间距。

3)甘肃民间艺术中的“奇葩”-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一个即被叫“小”,又被称“老”——淮安老调的剧种。起源并流星雨甘肃天水市,一个曲调简洁、唱法柔媚的剧种,对当地人来说肯定是心头好吧,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更欣赏的是其唱法吧!毕竟用的是当地方言。

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甘肃文化的秦安小曲吧!

小曲在秦安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沧桑岁月,500多年来,它记载和传唱着成纪人的情怀和心声,见证着高原小城的喜怒哀乐和今昔变迁。

小曲的诞生,与着名的秦安文人胡缵宗有关。据《甘肃新通志》记载,胡缵宗幼年时,继母待他非常严厉,深夜读书时连灯油也不给,他的姐姐就用口衔油灯陪他读书。明弘治二年(1499年),胡缵宗在他19岁时首创“四六越调”《玉腕托帕》,成为秦安小曲的开山鼻祖。胡缵宗为官后“抚绥安辑,民以大苏”,“开石堰,溉民田”,“廉洁辨治”,“至能称职”,罢官后“开阁着书”,题诗赋字。他一生的成就与他背后那位伟大的姐姐分不开。秦安小曲之所以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秦安人的钟爱,恰恰是因为它背后有这样一位品格高丽的文人和他同样深明大义的姐姐。

文士秀才的垂青,让秦安小曲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出尽了风头。清代张思诚创作的《小登科》,李文赞创作的《闺怨》、《想情郎》等,都是当时红了又红的剧目。秦安小曲还有一种不同于上面所述的这些“老调”的流派,叫“花调”,是清末由陕西传入秦安的,俗称“土眉户”。它融进了秦安方言和当地民歌的曲调,适宜抒情,不强调剧情,所以更像是秦安的民歌,流行在村头道口,是普通老百姓抒唱悲欢、传情达意的喉嗓。

有清一代,小曲鼎盛之时的秦安大地俨然是胡汉杂居、市井鳞列、莽汉弹弦、娇女卖唱的自由的艺术土壤,不管是商旅羁客,还是市井小贩,但凡腰中有些许细软的,都在茶馆里一边咂摸几口茯茶,一边听几出小曲,一派陶然忘机的气象。

秦安人爱小曲,几乎到了陶醉和溺爱的程度。文艺专家们也认为秦安小曲“音调高而不炸,节奏紧而不急,变化多而不乱,起迭繁而不硬”,旋律迂回,一波三叹,色彩明朗,极尽灵巧。但小曲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只囿于一处而没有走出秦安呢,笔者觉得除了曲调、题材等承袭旧用,缺乏创新外,最主要的还是时代的原因。“曲”这种戏剧形式鼎盛于元朝,至明代,杂剧和传奇基本垄断了戏曲舞台,小曲的问世本身就迟到了几百年,但小曲的艺术之花之所以开到了今天而没有凋谢,是因为它没有失去秦安这块热情的土壤。

解放后,小曲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抢救、保护和挖掘。许多秦安艺人尝试着创新小曲,1979年成功移植《梁山伯与祝英台》,使秦安小曲搬上了兰州、天水的戏曲舞台,此后陆续移植的《楼台会》、《双蜀记》等,进一步提升了秦安小曲的艺术品位。2003年11月,由曹锐等人编导的现代小曲剧《莺莺拷红》、《村官浪漫曲》、《生日》、《情系学子》等在兰州、天水、秦安巡回演出,在全省的小戏小品调演中不断夺魁折桂,唱出了秦安小曲与时俱进、讴歌主旋律的时代强音。

4)山西民间艺术有什么

1、威风锣鼓。威风锣鼓在临汾地区流传甚广,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

2、晋南花鼓。晋南花鼓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万荣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3、皮影戏。皮影是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便成皮影戏;加上说唱和灵巧的操纵,使影像产生妙趣横生的戏剧效果。

4、炕围画。山西许多地方的人都很重视美化睡炕和居室的墙壁,因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炕围画。

5、刺绣。刺绣在山西农村颇为普遍,各地的绣品风格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6、绛州鼓乐。新绛县,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

7、怀仁旺火。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8、山西剪纸。他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

标签: 铁花 民间艺术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