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声东击西的典故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04:34:05

一)声东击西的典故是什么

声东击西的典故是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声东击西一个汉语成语,英文翻译makingafeinttotheeastandattackinginthe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二)声东击西近义词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其近义词有:

1、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3、东声击西:犹言声东击西。 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4、出其不意: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5、避实就虚: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 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三)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1、声张击东而实击西。意思是: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声:扬言。

2、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四)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请举例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东汉时期,班超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班超派人在军中散布不满言论。这天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营中报

五)声东击西的典故

1、典故: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2、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3、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标签: 声东击西 典故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