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莴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_要注意些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3 09:53:10

一,莴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_要注意些什么

莴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蔬菜,它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虽然味道略带苦味,不过它和苦瓜类似,良药苦口吗?那么你们知道莴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吗?本期的食物相克,为你解析。

莴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莴笋+奶酪

乳酪是油脂性食物,而莴苣性寒,二者同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同时,莴苣生食时,因洗涤不净,易受寄生虫污染,如钩虫、蛔虫等,皆不利于健康。

2、莴笋+蜂蜜

蜂蜜富含蜡质,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但蜂蜜的食物药性属凉,莴笋性冷,二者同食,不利肠胃,易致腹泻,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3、莴笋+细辛

细辛辛温,发散解表。两者功能性味皆不相合,故以细辛配方治病者,勿食莴苣,否则降低药效。

4、莴笋+石榴

吃完炒莴笋以后,再来一个石榴,千万注意这两样东西相克,同食易产生毒素。

吃莴笋要注意什么

1、患有眼病、痛风者及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以及多动症儿童不宜食用。

2、不宜经常或过量食用莴笋。过量食用莴笋会发生头昏嗜睡的中毒反应,导致夜盲症或诱发其他眼疾。若多食莴笋引起夜盲和眼疾只需停食莴笋,几天后就会好转。

3、女性月经来潮期间以及寒性痛经之人,忌食凉拌莴笋。

4、健康的烹调方式。烹调莴笋时应尽量避免高油高温过久的方式,高温过久会破坏莴笋里面的营养素。

5、对莴笋过敏的人不宜食用。莴笋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莴笋过敏的话,食用莴笋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莴笋。

二,莴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不宜与莴笋共同食用的食品:

1、细辛。细辛辛温,发散解表。两者功能性味皆不相合,如用细辛作为配方治病的患者不宜食用莴笋,否则会降低细辛的药效;

2、奶酪。乳酪是油脂性食物,且莴苣性寒,二者同食,容易导致身体受寒,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等病症;

3、蜂蜜。蜂蜜的食物药性属凉,而莴笋性冷,二者同食会对肠胃不利从而引起易致腹泻,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4、石榴。莴笋和石榴同时食用后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毒素,因此不能和莴笋同食。

三,竹笋不能跟什么食物一起吃

1、竹笋不能和羊肉一起吃,竹笋性寒而羊肉性温,属性相反的食物不太适合同时食用,也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肠胃,极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腹疼,而且羊肉和竹笋都属于高纤维素食物,不易消化,同时会引起腹疼、腹胀。

2、竹笋不能和红糖一起吃,红糖性温,竹笋性寒,属性上就稍有抵触,再者竹笋蛋白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的赖氨酸在和糖加热的过程中会形成赖氨酸糖基,有凝血的作用。赖氨酸糖基是一种对人体十分不利的物质,食用后会出现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病症,所以两者不能一起吃。

3、竹笋不能和糖浆一起吃。制作糖浆的原料可以是糖水、甘蔗汁、果汁或者其他植物汁等。但是由于糖浆含糖量非常高,糖浆和竹笋一起吃的话,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呕吐等反应,具体的原理和红糖类似。

4、竹笋不能和羊肝一起吃。羊肝味苦性寒,富含维生素,对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有治疗作用。可是竹笋内存在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果和羊肝一起炒食,会破坏羊肝中的维生素A,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甚至影响眼睛健康。

四,为什么竹笋不能直接吃

有些竹笋,如果就直接吃的话可能会引起中毒的,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尿道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而笋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如果吃笋过多,会缺钙、缺锌,造成生长发育缓慢。竹笋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素,大量进食后较难消化,会对肠胃造成负担,严重的还会引起肠胃不适。

五,海笋不能跟什么一起吃

海笋又叫象拔蚌,海鲜类食物。所以海笋无法与以下食物同食:

1、海笋不能与大量维生素C同食。虾、蟹等甲壳类海鲜品中含有高浓度“五价砷”,其本身对人体无害。但服用大量维生素C时,“五价砷”会转化成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海笋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海鲜本性寒凉,食用时应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冰镇饮品,同时需要注意食用海笋后应少吃或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3、海笋不能与啤酒同食。 食用海鲜的同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关节和软组织发炎等症状。

4、海笋不能与水果同食。 海笋、鱼、虾、蟹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水果中含有较多鞣酸,海笋中钙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标签: 莴笋 不能 什么 一起 注意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