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13:01:39

(1)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南,另说今山西河津),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司马迁为谁辩护得了宫刑

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

当时李陵率领500人大战匈奴主力,被俘后假装投降,然后伺机而动,汉武帝一怒之下,杀了李陵全家,李陵便真投降了。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虏,司马迁因替李陵讲公道话,而被捕入狱,后被释放。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李陵被灭族。司马迁为著作史记而忍辱苟活,自请宫刑。

(3)司马迁朝代

1、司马迁所属朝代是西汉。

2、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南,另说今山西河津),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3、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写管仲列传的意图

司马迁当时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不能为自己洗脱罪名,朋友们没有人来相救,就包括自己的家人都不理解自己选择的忍辱而生。如果当时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能有一个像鲍叔牙那样的人生知己极力在君王面前替自己辩护,或许可以劝君王解免自己的罪;如果当时司马迁也能遇到一个像齐桓公这样的君王那么自己也就不会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了。因此,司马迁为管仲列传,一方面是赞扬了管仲、鲍叔牙这样的知己之情谊;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自己无人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情怀。

立传原因: 歌颂人生知己、相知相悉的友情 抒发人生无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

(5)司马迁的名言

1、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2、不知其人,视其友。

3、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4、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7、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标签: 司马迁 后世 尊称 为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