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鸡蛋黄瓜馅包子的做法

更新时间: 2024-06-17 07:55:44

一)鸡蛋黄瓜馅包子的做法

1、家里只有高粉了,高粉做包子也不错,温水,酵母,少量白糖,主要为了发面用,不要加太多,口感不会有甜味,混合以后和面,面一定揉光滑。然后发酵。

2、冬天屋子里面温度不行,要么加保鲜膜进烤箱发酵,要么移到温暖的地方。等待的时间,我们来调馅料。

3、鸡蛋打散,家里就剩下五个鸡蛋了,鸡蛋不能太少,少了就不香了。

4、花生油热了以后放进一小把花椒粒,这一步很重要,炸出来的花椒油是提味的关键。不要时间太长,炸糊了就不好吃了,炸出来后把花椒粒捞出来。

5、黄瓜用刨子擦成细条,然后剁碎,也不用太碎,撒点盐,等十几分钟有水分出来以后,用手攥一下,把水分挤出来,不用太干,但是必须挤一下,不然一会水分太多不容易包。

6、鸡蛋上锅炒熟,多放点油,炒出来比较香嫩。出锅剁碎。

7、家里只有洋葱,剁碎。

8、放在步骤3的花椒油里炒出香味(捞出来花椒粒再放进洋葱碎,花椒粒扔掉,洋葱碎留着)。

9、浸泡好的木耳,切去木耳根,剁碎。

10、黄瓜,鸡蛋,木耳,剁碎的海米,花椒油和里面的洋葱混合起来搅拌,加入耗油,香油,盐,香油不要加太多,混合搅拌后尝一下馅料,比平时吃的菜稍微咸一点就是正常的咸度了,因为包子皮没有咸度。

11、等面发酵好了,就开始包,包好后一定要醒一会,大约二十分钟,包的时候皮不能赶的太薄,太薄的话发不起来,品相不好看。

12、最最重要的一步,敲黑板,画重点,同学们,一定要把蒸包子的水烧开了再让包子上锅,不能凉水上锅,经验之谈!

13、大约十五分钟,从包子上锅开始算就熟了,熟了以后不要揭盖,五分钟十分钟以后再揭,为了包子皮不收缩。

14、这就是黄瓜鸡蛋包子,馅料配好了的话比想象的好吃,口感清淡不腻,不发胖,而且容易消化,黄瓜也可以换成西葫芦,也很好吃。

二)香菇青菜馅包子的做法

1、将酵母粉用30度左右的温水溶化静置5分钟后,缓缓加入到面盆中用筷子搅拌成团。

2、再用手反复揉成面团,盖保鲜膜放温暖处发酵,待面团发至2倍大小时即发酵完成。

3、趁面团发酵的时间可以来做菜馅,将青菜洗净后放入开水锅中焯烫,烫一下马上放入凉水中过凉,控干水份后切成小丁再挤干水分。

4、香菇洗净后也切成小丁,将青菜丁与香菇丁混合,加入色拉油,香油,盐,糖,胡椒粉拌匀。

5、将发好的面团取出,揉压排气后搓成长条做成剂子,擀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圆皮,包入馅料,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面皮边沿打褶捏合,转一圈后直至收口捏紧封口。

6、蒸锅中放冷水,将所有做好的包子胚放入蒸锅中醒20分钟后,大火将水煮开,上汽后蒸8分钟,关火后静置5分钟后再慢慢掀开锅盖取出包子。这样可以让蒸锅内的温度与外界慢慢接近,不至于冷空气一下子进入而造成包子皱皮。

三)不像包子的包子:烧卖的由来

在中国肯定每个人对包子都不陌生。而现如今有一种慢慢代替包子的东西,那就是—烧卖了。这种小吃类似包子,在早年的时候烧卖都在茶馆出售。现在已经慢慢成为主食,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烧卖的由来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烧卖起源于包子。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最早的史料记载:在十四世纪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事通》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馅稍麦”的记载。

该书关于“稍麦”注说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麦”亦做“卖”。又云:“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稍系,故曰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

如果把这里“稍麦”的制法和今天的烧卖作一番比较,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到了明清时代,“稍麦”一词虽仍沿用,但“烧卖”、“烧麦”的名称也出现了,并且以“烧卖”出现得更为频繁些。

相关典故烧麦一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早年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吃着糕点,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故烧麦又称“捎卖”,意即“捎带着卖”之意。

也有人说因为烧麦的边稍皱折如花,故又称之为“稍美”,意即“边烧美丽”;还有一种说法是,烧麦最初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边象快熟的麦穗,随改名为烧麦。现今烧麦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所以一般人约定俗成叫“烧麦”。

标签: 鸡蛋 黄瓜 包子 做法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