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屈原投江的故事概括

更新时间: 2024-06-02 09:04:06

一)屈原投江的故事概括

屈原投江故事概括: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 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

从此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二)关于屈原投江时的经典名句

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释义为沧浪的水如果是清的,可以用来洗我帽缨;沧浪之水如果是浑浊的,可以用来洗我的脚。沧浪水清有水清的作用,沧浪水浊有水浊的作用,沧浪水清喻清廉之世,沧浪水浊喻乱世。

2、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释义为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浑浊的而惟独我是清白的,众人都是沉醉的而惟独我是清醒的,所以我被放逐了。”

3、“风萧萧兮汨罗寒,志士一入不复还!”释义为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

三)屈原投江自尽对不对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四)屈原投的是什么江

1、屈原跳的是汨罗江。

2、汨(mì )罗江是主要流经湖南平江县及湘阴东部(今县级汨罗市),发源于江西修水黄龙山梨树埚的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其中平江县境内流经192.9公里、汨罗市境内61.5公里。汨罗江畔较大城镇有汉昌镇(平江县城)、归义镇(汨罗市区)、长寿镇等。平江县因汨水静淌而得名,汨罗市也命名自汨水。汨罗江以修水滥觞至平江长寿镇为上游、长寿镇至平江黄旗塅为中游、黄旗塅以下为下游。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杜甫葬于汨罗江畔平江县小田村天井湖,因此汨罗江有“蓝墨水上游”之称。

标签: 屈原 故事 概括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