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春捂秋冻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 2024-06-02 02:49:32

(一)春捂秋冻什么意思

1、“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2、“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3、当然凡事皆有个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二)春捂秋冻的含义

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2、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三)春捂秋冻的养生意义

1、立秋的到来,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气温将逐渐转凉。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春天穿衣服要尽量保暖,而秋天呢,则在一定程度上要挨些冻,只有这样才能对身体有好处。

2、但对许多人来说,这“春捂”似乎还容易理解,可这“秋冻”就有些让人莫名其妙。中医理论认为天人合一,即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息息相关、充满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

(四)春捂秋冻中秋冻的意思是什么

“春捂秋冻”大家都听说过,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现如今秋季,很多人开始秋冻了,那么,春捂秋冻中秋冻的意思是什么?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春捂秋冻中秋冻的意思是什么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秋天的气候逐渐变冷,人们只有逐渐增加衣服,才能使机体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穿单薄点,身体还能经受寒冷的锻炼,提高耐寒能力。机体和寒冷的接触机会减少,得不到锻炼,抗寒能力反会减弱,到了严寒的冬天必然不能适应。

春捂秋冻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春季,气温上升,但往往室内外温差还很大。这种温差在午后可达3-5°C之多,甚至更大。尤其是当人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很容易会因为不适应气温变化而着凉。所以,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不要一下子把衣服减得太少。

秋季,气温下降,室内气温往往高于室外,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当人从室外走进室内,会有明显的“开了暖气”的效果,很容易导致身体出汗。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天是养阴的季节,如果穿得太多,就会助长阳气,影响身体健康。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人在天气渐冷时过早地穿得很多,会让身体缺少对冷空气的锻炼,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导致防寒能力降低。这样的后果就是,当真正的大寒季节到来时,人体会因为无法适应寒冷而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

所以,秋季应该冻着点,衣服要一点点地增加。

当然,所有的养生方法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同样,“春捂秋冻”也是有条件的。尤其是老年人、小孩、体质虚弱的人,并不适合秋冻。就算是健康人群不要过于自信,务必要注意“冻”得适度。最近,全国各地正逐渐入秋。有“秋冻”计划的你,一定要从自身的体质出发,切忌盲目跟从,以免着了凉。

标签: 什么 意思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