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朝三暮四文言文

更新时间: 2024-06-03 14:38:23

朝三暮四文言文

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①,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②公之心③。损其家口④,充狙之欲⑤。俄而⑥匮⑦焉,将限⑧其食。恐⑨众狙之不驯⑩于己也,先诳(11)之曰:“与(12)若(13)芧(14),朝三而暮四,足(15)乎?”众(16)狙皆起而怒(17)。俄而曰:“与若芧,朝(18)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庄子·齐物论》

【注释】:

①狙(jū):猴子。②得:懂得。 ③心:心意。 ④口:口粮。 ⑤欲:欲望,要求。⑥俄而:一会儿,不久。 ⑦匮:不够。 ⑧限:减少。 ⑨恐:恐怕。⑩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 (11)诳(kuáng):欺骗,瞒哄。 (12)与:给。(13)若: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14)芧(xù):橡粟,一种粮食。(15)足:够。 (16)众:所有的。 (17)起而怒:一起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18)朝:早上。

译文: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了解宋公的心思。那人减少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就先瞒哄猕猴们:“(我)给你们橡粟,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猴子们听后都服服帖帖了。

朝三暮四的道理

1、道理:一个人要有理想,认准目标,一直向前,千万不能朝三暮四,那将一事无成。

2、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3、近义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4、反义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5、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朝三暮四指哪些动物

朝三暮四指动物猴,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捉摸不定的意思。

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它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吗

“朝三暮四”出自于战国时期的庄周。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宋国有一个名叫狙公的人,非常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时间一长,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没办法就改喂橡实给猴子吃。后来,连橡实也不多了,他便对猴子们说给你们“朝三暮四”,猴子们大吵大闹起来;狙公灵机一动,换了一种说法对猴子说,给你们“暮四而朝三”,所有的猴子听了都非常高兴。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都指的是一天猴子七个橡实,数量是一样的。后来,人们用“朝三暮四”表示用诈术骗人。现在用来比喻反复无常。

标签: 朝三暮四 文言文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