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海棠苏轼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更新时间: 2024-06-02 20:59:24

海棠苏轼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袅袅泛崇光,这是一处曲笔。东风袅袅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香雾空蒙月转廊,侧写海棠,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媚。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从诗歌明丽的意象中依然可以感触到诗人达观、潇洒的胸襟。

左思咏史其二的表现手法

手法有借古讽今、比兴、对比、用典故。

通过以上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寒门子弟在门阀制度重压下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抗争,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之情。对比涧底松和山上苗是自然现象。在艺术手法上,全诗皆以上下、大小、高低、贵贱、贤愚等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来说明阴阳易位,贤愚颠倒的极不合理的事实,给读者以强烈深刻的印象,达到讽喻的最佳效果。金张和冯唐说明了历史事实,世胄和英俊揭露了社会现实。

散文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

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临安春雨初霁表现手法

1、《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诗人通过对明艳春光的描绘以及无聊的生活的叙述,表现出诗人心中蕴含的无限愁绪。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时,诗人却只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这与诗人心中的壮志形成了明显反差,因此全诗充满结肠难解的郁郁愁情。

2、原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译文

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只身住在小客楼上,夜里一听到春雨淅淅沥沥,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感叹,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标签: 海棠 苏轼 表现 手法 什么 特点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