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历史英国责任内阁制

更新时间: 2024-06-02 20:05:34

历史英国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内阁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的领袖人物组成,其首脑称总理或首相,阁员叫部长或大臣。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它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演变而来。该词后来被其他国家采用,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名称和组织形式。

内阁总理或首相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签署才能生效。内阁既参与立法,又负责行

内阁制国家有哪些

内阁制国家有英国、意大利、德国、希腊、印度、新加坡等国家。

内阁制,又被称为议会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的内阁制思想

宋教仁主张“责任内阁制,效法法国。总统为名义国家元首,由总理掌握大权”。

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宋教仁坚持责任内阁制的两个重要的现实目的就是限制大总统的权力、排除旧官僚在新政府中的势力。内阁制有一定的优点:第一,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通力合作,保证了政府活动的敏捷、迅速和有效;第二,议会和选民都可以监督政府;第三,遇有紧急情况时,内阁可以实行应急政策;第四,内阁制有利于训练政治家很快适应政府的内政、外交工作。内阁制的缺点是:议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如总统制国家议会那么有力。

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特点:人员有皇帝任命,属于废丞相的产物,不参与国家决策《前期》。

实质:君主专制的加强的产物。皇权政治的派生物。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至崇祯十七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标签: 历史 英国 责任 内阁制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