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更新时间: 2024-06-16 21:47:44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吃粽子代表什么意思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粽子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的传统食品。

屈原到了江边,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夫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浑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夫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浑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小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尚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然后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为了不让他的遗体被鱼吃掉,就往江中投放饭团(粽子),所以以后每年到了那一天都有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

吃粽子的来历

1、吃粽子的来历: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

吃粽子是什么节日

吃粽子是端午节。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现在流传比较广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在他投河之后,楚国人纷纷往汨罗江扔饭团等食物,防止鱼虾啃食身体,久而久之,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表达对屈原的怀念。

什么节日吃粽子

粽子是我国人民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它主要以糯米为原材料,然后用粽子叶包裹制成,里面的馅料多种多样,口感上大致分为甜粽和咸粽,一般情况下,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会有吃粽子的习惯。

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在楚国灭国之际,屈原抱石投江自杀,投江后,楚国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就往江里面投饭团等食物,久而久之,这样习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五月初五这天,就将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端午节和春节、清明节以及中秋节一起被称为是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有吃粽子、划龙舟等风俗,到2008年的时候,更是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标签: 端午节 为什么 粽子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