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将相和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更新时间: 2024-06-02 20:14:32

将相和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故事介绍: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内容提要

1、完璧归赵: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2、渑池之会: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

3、负荆请罪: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有一处巷子叫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将相和这课的四字词语有多少

随声祝贺、理直气壮、无价之宝、大大方方、客客气气、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标签: 将相和 明白 什么 道理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