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德艺双馨的泗州戏名旦李宝凤生平介绍

更新时间: 2024-06-16 16:50:51

德艺双馨的泗州戏名旦李宝凤生平介绍

泗州戏是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同样地,泗州戏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她们努力地让泗州戏发扬光大,并且也做到了。今天,要介绍的是泗州戏德艺双馨的名旦李宝凤,你对她的了解多吗?快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德艺双馨的泗州戏名旦李宝凤生平之人物简介:

李宝凤,女,安徽蚌埠人,祖籍泗洪,泗州戏四大名旦之一。苏鲁豫皖拉魂腔界享有“武旦皇后”之美誉。原蚌埠天桥泗州戏剧团业务团长,五河泗州戏剧团业务团长。出生梨园世家,四岁学艺,十二岁就唱红了淮河两岸,毕业上海华东戏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德艺双馨的泗州戏名旦李宝凤生平之艺术经历:

1937年随祖辈学艺,在苏北泗洪、徐州、山东临沂、河南永城一带演出。

1945年参加泗洪儿童宣传文艺团。

1946年到蚌埠一带演出,加入天桥剧场。

1952年调入五河泗州戏剧团任命业务团长。

1957年4月,参加安徽戏曲代表团进京汇报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国家毛、周、刘等领导亲自接见。

1957年李宝凤当选泗州戏四大名旦,与黄梅戏严凤英、,泗州戏周凤云、霍桂霞、王宝莲,一起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第二期戏曲演员讲习班,得到了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等人的亲自指导,得到了周信芳的青睐,当时汇演李宝凤的武功课夺魁第一,李宝凤一生演有四百余出戏,擅长刀马花旦,还能反串小生,唱打弹拉无一不精,是艺术界难得一位艺术家,在皖鲁苏豫享拉魂腔界享有“武旦皇后”之称。她的艺术在泗州戏、柳琴戏界影响了几代人。

1958年率团到镇江大舞台演出,后受文化厅邀请与严凤英、王少舫、李宝琴、蒋荣花等一起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电影。

1959年带领艺人到上海、南京演出。

1960年率团到南京花旗营部队0970部队、唐山炮兵学院,解放军疗养院慰问演出。

1961---1963年带团到南京人民剧场、浦镇工厂、鼓楼剧场、夫子庙、水西门、朝天宫、白云石矿、汤山、中国水泥厂一些地方演出。

1963年--1964年率团怀远、淮南、淮北一带演出。

1964年---1965年率团亳州、临沂一带演出。

文革期间下放渔场、果园劳动。

1978年平反

1979年率团到南京下关、浦口剧场演出,演出火爆,票是供不应求,杨八姐一戏就被观众要求连演108场。

1980年到山东一带演出。

1980年---1985年皖北一带演出。

1985年退休。

范绍增的生平介绍

范邵增生于1894年,自幼便被称为“范哈儿”,川军第27集团军第88军军长,1949年9月,被委任为国民党重庆挺进军总司令,1949年12月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解放军四野五十军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职。1953年,政务院根据范绍增的爱好,任命他为河南省体委副主任。如今,矗立在中原大地上的郑州体育场,气势宏伟,可容纳万人集会,就是他在任时修建的。于1977年3月在郑州去世,终年83岁。

扬剧表演艺术家华素琴人物生平介绍

华素琴,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尤善运用眼神。她文武兼备、声腔清新俏丽、抒情华彩的“华派”艺术,是一个谦虚虔诚的艺术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一起了解吧。

华素琴,女,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1926年10月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原江苏江都),党员,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扬剧协会副会长。

华素琴7岁起在上海学习扬剧,初习娃娃生。由于天资聪慧,十六岁便在上海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挑梁演员。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尤善运用眼神。

1947年在上海举办的戏剧节上,与周信芳等京剧名家同台演出,她演出了拿手剧目《武松杀神》,以其人物把握准确、表演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而赢得周先生不断赞赏。

此外,她还主动向京昆的武行老师请教,移植了一批京剧武戏,并创演了扬剧武戏剧目,从而逐渐改变扬剧舞台不演武戏的现象。1950年参加苏北实验扬剧团,1953年苏北实验扬剧团以其雄厚的实力被确立为省属院团,更名为江苏省扬剧团。

加入省团后她的艺术才华更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形成文武兼备、声腔清新俏丽、抒情华彩的“华派”艺术。

曾塑了无数个令人难以忘记的舞台艺术形像,如《上金山》(此为扬剧独有剧目,为全本《白蛇传》中一折)、《百岁挂帅》中穆桂英(1959年晋京,周**等同志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同年底被拍摄成舞台艺术片,京剧据此改编为《杨门女将》)、《恩仇记》中菊香(该剧曾为全国数百家剧团移植上演,轰动一时)、《边关审子》中二夫人。

华素琴也是一个谦虚虔诚的艺术家,她的胸襟坦荡,为了扶持青年,她不但主动让出舞台,还甘为青年演员担任配角演员,如在《女会计》中她担任了坏寡妇卜菜花、《耘耕记》中担任了田婶等角色。

1974年恢复江苏省戏剧学校,由于需要教师,她放弃自己心爱的扬剧舞台,主动要求调到江苏省戏剧学校任教,在从事艺术教育十数年中为扬剧舞台输送了大批的新鲜血液。

关于刘禹锡的生平介绍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人物生平介绍

李政成,国家一级演员,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后又得益于许多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他唱腔圆润、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形成了自己文武昆乱不挡的艺术风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一起了解吧。

李政成,1969年生,农工民主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由于出生在梨园之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后又得益于许多老师的教诲和指导。

其中有扬剧表演艺术家姚恭林老师,昆剧表演艺术家柯军、黄小午老师,京剧老师岳小亭、周洪武,河北梆子艺术家裴艳玲老师。

李政成基本功扎实,唱腔圆润、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形神兼备、博学多才,形成了自己文武昆乱不挡的艺术风格。

现担任扬州市的委员,农工民主党扬州市的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文联副代表,扬州市扬剧团团长。2015年2月,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副代表。

作品:

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曾在《打金砖》、《史可法》、《周瑜归天》、《白水滩》、《单下山》、《狸猫换太子》、《挑滑车》、《林冲夜奔》、《野猪林》、《扫松下书》、《女县令》、《武松杀嫂》、《斗杀西门庆》等三十多台剧目中担任主演和重要角色,均受到观众喜爱。

其中《史可法》和扬剧第一部戏曲艺术片《女县令》在中央电视台11套节目中多次播放,在上海展演的体现李政成艺术风采的折子戏专场,以及《板桥道情》被上海电视台多次播放,并被评为“上海东方戏剧之星”。

2003年以折子戏专场和《史可法》两台戏一举夺得“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中国文化报、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江苏影剧月报。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安徽电视台、扬州电视台,曾分别对他的艺术活动作过报道和评论。

奖项:

1988年获“上海白玉兰广播电视大赛白玉兰金奖”,1990年获江苏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第三届扬剧节获优秀表演奖,第三届江苏省戏剧节获表演奖,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获优秀表演奖,2004年度扬州市十大新闻人物,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

曾随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梅花奖艺术团赴大西北慰问演出,还多次为法国总统希拉克国内外国家领导人招待演出。

标签: 德艺双馨 泗州戏 名旦 宝凤 生平 介绍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