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中秋节吃什么水果

更新时间: 2024-06-01 21:31:04

中秋节吃什么水果

中秋节吃什么水果

苹果、鲜枣、柚子、栗子、葡萄、柿子、梨等。

1、苹果: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果酸。意为平平安安,吃苹果,保平安。

2、鲜枣:鲜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鲜枣甘脆爽口,风味独特,营养特别丰富,是绝佳的秋季养颜水果。

3、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甜酸的柚子,开胃又解油腻。

4、栗子:秋天是板栗的季节,甜甜糯糯的板栗,每每让人吃得欲罢不能。板栗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

5、葡萄:水灵灵,甜滋滋的葡萄是中秋桌上不可缺少的水果。

6、柿子:红艳艳的柿子因其水分充足,是秋天对抗干燥的美食之一。

7、梨:中秋吃梨不分离,中秋吃梨的习俗很多人还都遵循着。

苏州中秋节吃什么

中秋节吃什么水果

苏州中秋节吃什么?苏州人中秋都去哪赏月?苏州是一个极具浪漫的地方,江南的优美,又有昆曲的加持,让这个地方都显得十分有韵味,而苏州的人也十分讲究吃食,具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像苏州这个地方在中秋节会有怎样的美食呢?

苏州中秋节吃什么

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闻名天下,鲜盖百味。秋风起,蟹儿肥,光是想想就流口水。在苏州,没有大闸蟹的秋天也就无所谓秋天,这个中秋也略有缺憾。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一道大闸蟹。

鲜肉月饼

说到苏州中秋的食品,第一个被想起的恐怕就是鲜肉月饼了,那烤得外酥里嫩,甜香诱人的肉月饼,咬一口,肉馅饱满,汤汁在口中四溅,混合着芝麻味的鲜香。这甜香可口的肉月饼的滋味,是苏州人印象中不可或缺的中秋记忆。

桂花糯米藕

桂花糯米藕又叫焐熟藕。每当桂花飘香之时,苏州人喜欢用白花糖藕做焐熟藕吃,再撒点新鲜的桂花,又甜又香。尤其在中秋之夜,焐熟藕曾是苏州千家万户赏月时必备的小吃。

红糖芋艿

桂花糖芋艿是一道江南地区汉族传统的甜点,从前是中秋时令的佳品,光洁的芋艿口感酥软,绵甜的汤汁呈酱红色,鲜亮诱人,散发着浓郁的丹桂花香,特别受老年人的喜爱,而且做起来很简单,将桂花酿、芋头、糖放在一起慢慢煮,等桂花入味了,就可以了。

苏州人中秋都去哪赏月

石湖串月

清代诗人沈朝初诗云:苏州好,石湖看串月。姑苏城西南石湖旁楞伽山,俗称上方山,宋代范成大曾在此居住,有山有水,景色绝佳。石湖有古桥行春桥,此桥有十八桥洞。

八月十五晚,至石湖行春桥看月,天上一轮明月,十八个桥洞下均可看见湖中有一个月亮倒影,名为串月。

宝带赏月

苏州澹台湖有座千年古桥,相传为地方官捐出身中宝带,带头募捐,百姓响应而建成,所以叫宝带桥。

此桥有54个桥孔,为江南名桥,中秋节夜,明月皎洁,明清时期市民就有到宝带桥赏月之俗。试想:在此桥漫步,可见50多个桥孔下,湖中有50多个月亮倒影,何其壮观!

虎丘曲会

苏州是昆曲之乡,明末清初城内昆曲流行一时,士大夫阶层均以唱昆曲为时髦,渐渐形成中秋节虎丘曲会。一边赏明月,一边听昆曲,雅俗共赏,老少靡集,成为姑苏中秋特有的雅致景况。

福建中秋节吃什么

中秋节吃什么水果

福建人对中秋节可是很注重的,因为福建很有家族理念,很多私企都是家族生意起来的,再加上福建人很多都会去外地,甚至是海外打拼,思乡情节更是浓重,对于中秋节也就更是看重。那么在福建中秋节吃什么?福建中秋的限定习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福建中秋节吃什么

吃番薯芋头

在福建晋江,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要烹蒸一锅番薯芋头,供全家人食用。据民间传说,土地公和土地婆在探讨世间事物时,土地公主张天下人人丰衣足食。

土地婆却说:如果天下人人丰衣足食,将来女要出嫁,谁来替她抬轿子?土地婆主张天下富的富上天,穷的穷寸铁。

土地公认为这样做太过份,民以食为天,就赐给穷人番薯芋头抵半年粮。人们感谢土地公的恩德,逢年过节都要用番薯芋头祭祀他。

鲤鱼饼

鲤鱼饼是福建的特色传统美食,一般在中秋节的时候老人会制作鲤鱼饼挂在孩子脖子上,希望吃了鲤鱼饼之后可以有鲤鱼跳龙门的寓意。

鲤鱼饼分为两种,一种是圆形的,一种是鲤鱼形状的,是用专门的磨具制作出来的,孩子们在中秋节的时候挂着鲤鱼饼满街跑,特别有过节的气氛。

礼饼

在福建过中秋,一定会吃礼饼。礼饼也是圆形的,皮比月饼薄,个头比月饼大,重油重糖,但是吃起来却是油润不油腻,香甜不齁鼻,是非常具有福建口味的传统食物。

福建人喜欢把这种礼饼切开,分成若干份,然后全家人围着一起赏月,品茶,吃礼饼,享受着中秋节带来的欢乐。

福建中秋的限定习俗

拜月请月姑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于拜月时请月姑。

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这个习俗是来自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水上赏月

福建人还喜于水上赏月。泉州人于此夕荡舟笋江。厦门也有驾舟于鹭江中流赏月之俗。福州闽江更是中秋观灯赏月的泛舟之处。

万寿桥下,水上居民常集中在一起赏月、盘诗。明代曹学佺《泛舟江上观塔灯》诗云:浮邱塔夜放花灯,江上看时倍几层。

向月金茎承沆瀣,中天玉柱势凭陵。绕枝鹊骇珠弹落,照水犀燃宝藏兴。舟子亦知功德事,指予回顾两三僧。

南通中秋节吃什么

中秋节吃什么水果

再过不久就要到国庆中秋小长假了,各个地方过中秋的方式都是不太一样,就如闽南就很爱摇色子博状元,但唯一不变的是全国各地都吃月饼和赏月,那么南通人中秋的时候吃什么呢?本期的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中秋节,南通还有把芋头和剪了角的毛豆角子一起煮了吃的习惯,据说这种风俗也和“杀鞑子”有关系。老百姓把“鞑子”又叫“毛子”。说是当初汉人杀了毛子,要把毛子的头拿来祭月。后来没有毛子可杀了就改用“毛豆”和“毛芋头”来代替。毛豆、毛芋头,都是指毛子的头。其实,仲秋时节正好是各种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用芋头和毛豆来祭谢土神,也是沿袭的一种叫“秋报”的古礼。

另外,中秋时节的东西除掉了毛芋头和毛豆角子之外,像高菽(茭白)、藕、菱角、荸荠也正好上市。高菽炒肉片,或者是加点儿虾籽凉拌了吃崭得很。藕的吃法就多了,嫩藕可以加糖做凉拌;老藕煮了吃、蒸了吃都可以;也可以在藕眼儿里头灌劗肉,再切成片子下油锅煠了做藕饼吃。嫩菱角水分多,生吃甜津津的。老菱角一般是煮熟了吃。现在,有的饭店在上菜之前要先上一盆熟的玉米、荸荠、菱角,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农家乐”。东西是乡土的,蛮受大家欢迎,吃了不够的还要再加一盆。

南通虽没有北京烤鸭、南京板鸭那样全国出名的特产,但物阜民丰,鸡鸭鱼肉倒是一样都不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小而安顿。过去,买只鸡杀杀不稀奇,平常倒是不怎么吃鸭子的,但到了中秋节几乎家家都要吃鸭子,这似乎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小时候很欢喜过中秋节,除了有月饼吃,还能亲历杀鸭子的过程,还记得鸭子在杀之前是要先灌它酒的一般灌过酒的鸭子好褪毛。

南通中秋节杀鸭子的风俗和月饼后头的一张小方纸片有关系,传说从元朝末年一直延续至今。苏北一带说这个主意是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想出来的。据我了解,月饼背后这张小纸的故事虽然版本不一,发生的地点不同,但都是说的元朝末年农民军起义推翻元朝的事情。所以说,元朝的兵是蛮惹恨的,元兵在南通犯的是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

元太祖叫成吉思汗,就是毛爷爷所说“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那个人,他先后消灭了西辽、西夏、金和大理,在吐蕃建立了王朝。不过在成吉思汗1206年建国的时候还不叫“元”,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1271年才定国号叫“元”;是公元1279年最后灭了南宋才建都北京,当时叫“大都”。

元灭了宋之后,一路往南进攻,南通沦陷了。元兵,历史上被叫做胡人,北方把他们叫做“鞑虏”;南通人叫他们“鞑子”,都是一种蔑称。元兵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生性粗鲁,现在胜者为王完全是一副占领者的姿态。这班人是“困不着就怪床,急起来就发野”,是个“城里人不识的狗屎耙子”——该死的东西,居然兽性大发屠了整个通州城。据说,当时除了姓明的逃出去以外,通州城里所有居民全部被杀光了。侥幸逃到对江的人,隔了长江,在福山上还看见城里的火烧了三天三夜不曾得熄,史书上有“隔江三日火,故里几家存”的记载。当时,南通城里好长一段时间除了蒙古人和姓明的以外,没有其他居民。明朝消灭了元朝以后,南通城里的人还是太少,朝廷就实行“调藩实城”,命令每个家里要收容几个蒙古人,以表示朝廷的宽大。南通的老百姓不买这个账,他们不曾忘记捱屠城的血泪历史,还是齐心相约在中秋节的夜头磨刀杀“鞑子”。再说,蒙古人看见家家户户在磨刀,就问在做什伲?居民说在“杀鸭子”,其实意思是“杀鞑子”。到了夜头,老百姓集体行动,把城里所有的蒙古人刬杀光了,算是报了深仇大恨。当然,还是留了虽说也是蒙古人的姓保的一家,因为他们是被蒙古的奸人所害,按当时的土政策没有杀。所以南通人每逢中秋节家家都要吃鸭子,日子一长也就成了一种风俗。这不是讲的故事,只恐怕在幸存者的情节上有些讹错。《白氏族谱》序言当中有一段记载:“元初屠城,城中仅存七姓,白为七姓之一。”元兵屠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南通的地方史志,也就是因为这次屠城被烧掉了,只剩下明朝以后的,也是一桩永远的遗憾。

标签: 中秋节 什么 水果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