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古代男子束发和半束发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00:36

古代男子束发和半束发是什么意思

1、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束发又分全束和半束半披。

2、古代汉人除了清朝都是全束,为了平日方便还会佩戴头巾或者发网。半束半披也有,不过都是一些蛮夷或者胡化的汉人。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

现今,年龄是没有称谓的,多少岁就是多少岁,但是在古代每一个年龄都会有一个别称,男女同岁的别称不相同,那么古代男子年龄称谓和女子年龄称谓有哪些呢?接下去就让本期的民族文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吧。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小孩子生出来是红色的,所以叫赤子。)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龆龀:儿童换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束发:男子15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

而立: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40岁的代称。

知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50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后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

古稀:70岁。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耋:70-80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耄:80-90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古代女子的年龄别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指女子15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古代男子的发型叫什么

中国古代男子的发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满清除外)。战国、秦、西汉是前面类似中分,头上的发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发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块麻布,有的系条布带,还有时什么也没有,或者散成马尾辩状(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绝非大侠、公子帅哥的发型)。大多数正常男子,都应该是束起来的,无论贵族、官吏,还是良民。

古代男子的心上人怎么称谓

截止2018年3月4日,对我国的古代文化研究认知中,古代男子对爱慕女子,通常使用卿与依进行称谓。

卿是古代常用第二人称称谓,表尊敬或爱意,用于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的关系;伊的意思是彼或她,古代多泛指男子的意中人,如伊人,是指佳人,出自《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标签: 古代 男子 束发 什么 意思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